影响玉米市场利空因素分析:
1、春季玉米市场上市量会有所增加。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玉米产量为1.345亿吨,较去年增加421.3万吨,增幅3.23%。美国农业部将2005/06年度我国玉米产量预估值调高到了1.34亿吨,高于上年的1.303亿吨。春节前由于价格持续高涨,农民惜售心理很强,变现的玉米数量不是很多,大部分玉米仍滞留农民手中。春季农户为春耕备播需要,将购买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同时为避免玉米发生霉变等现象发生,出售玉米意愿将会更加强烈,届时市场供给压力仍会增强。
2、储备玉米出库仍将继续进行。吉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承办的吉林省2006年第一批“老粮”竞价交易会将于2月23日-24日举办,此次竞价交易会拍卖数量为206万吨,其中:陈玉米150万吨,陈化小麦1万吨,陈化水稻54万吨,陈化玉米1万吨。由于目前吉林玉米价格不但高于去年同期,也较关内主产区玉米价格相对明显偏高。如果这次陈粮拍卖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且拍卖玉米数量又比较庞大,可能会拉动东北玉米价格回落。笔者估计春季期间,国内玉米产区储备出库会陆续进行,届时会增大玉米市场的供应量。
3、养殖业、饲料加工生产节后进入淡季。主要是节前养殖、饲料企业备货大都完成,节后采购进货减弱;节前养殖业对饲料需求已达高点,节后需求将快速减弱;当前畜禽养殖成本大幅提高,收益降低,加上前期禽流感疫情和后期不确定因素影响,节后不仅猪肉市场需求将进入淡季,其他禽产品消费也相对进入淡季,饲料玉米消费将进入低潮期。
4、全球玉米供求关系偏空。美国农业部1月供需报告将全球玉米产量增加586万吨至68351万吨,而玉米消费量仅增加67万吨至68621万吨,玉米库存量增加1003万吨至12876万吨;其中,美国玉米产量增加203万吨至28226万吨,而消费量则增加317万吨至22759万吨,出口量缩减127万吨至4699万吨,库存量增加17万吨至6162万吨。该预测说明供求关系偏空,库存压力加重,全球玉米供应仍处于供大于求状态。
影响玉米市场利好因素分析:
1、饲料需求随着养殖业的恢复将会增加。当前禽流感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当地补栏状况有所好转,随着天气的转暖,国内养殖业有望加快恢复速度。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饲料玉米年消费量已由10年前的7000多万吨,增长至目前的9000万吨左右。06年度国内饲料玉米消费仍将继续增加,预计将达到9200万—9500万吨。
2、玉米深加工为市场提供长期动力。目前,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河北、湖北已全部实现车用乙醇汽油的封闭运行,山东省也开始先期试点,至此,全国已有9个省市正式启动车用乙醇汽油试点。预计2005/06年度,国内酒精消费玉米将达到890万吨,比2004/05年度增长150万吨。玉米淀粉生产作为玉米深加工另一大领,2002年全国玉米淀粉产量约为600万吨,2003年全国总产量为700万吨左右,比上年增长15%,年消耗王米1000万吨以上,2004年我国淀粉系列产品共消耗玉米1150万吨,同比增长16%,2005年我国玉米淀粉产业继续扩大,预计玉米淀粉业消费玉米将达到1300万吨以上,继续保持15%的增长速度。按照目前国内淀粉业高昂的势头,2006年其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加大,增速也将加快。
3、玉米出口数量仍然可期。尽管国际玉米市场竞争激烈,但我国政府对玉米出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有关机构预测2005/06年度我国玉米出口很可能达到500到600万吨的水平。美国农业部1月供需报告对中国玉米出口600万吨没有改变。政府对玉米出口的支持,有助于提振玉米市场的人气。
4、生产成本、农民惜售会遏制市场玉米价格的下滑。由于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玉米生产成本的增加,农民惜售心理较强。据悉,05年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玉米每亩总成本比上年增加24.2元左右,斤粮成本为0.37元,比去年增长6.3%。生产成本的提高,农民对玉米价格的期望值较高。加之明年农业税取消,农民售粮方式改变,售粮时间相对拉长,其惜售行为会遏制市场玉米价格的下滑。
5、收购主体增加、运输条件限制、会对市场玉米价格形成有效支撑。随着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全面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多元化经营并存的市场格局,将使粮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尤其个体粮商粮贩,收购灵活、现金支付、上门服务,多种经营主体争夺粮源有助于玉米价格的上涨。另外,运力紧张问题一直是国内玉米市场面临的瓶颈,这也将对玉米价格形成有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