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玉米市场条件好,价格出现“疯涨”
虽然临近春节,但东北农民的惜售心理似乎仍未有所改观,往年春节前的销售高峰期并未如约而至,由于国内“禽流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饲料及养殖业开始恢复,使得各地企业补库、贸易商发货活动较为频繁,东北当地粮食企业、深加工企业等收购主体更是全力投入,为获得有效货源,不断提升市场价格,加之出口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出口贸易采购积极大大提升,企业之间的竞相抢粮成为普遍,价格不断上涨。近期,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大幅走高,其中吉林长春地区湿玉米收购价涨至940-960元/吨,水分含量28-29%;四平地区新玉米收购价涨至1000-1020元/吨,水分含量18%以内;辽宁沈阳地区粮库收购湿玉米价格在990-1000元/吨,水分含量2%。今年东北玉米质量普遍较好,而关内大部分地区由于玉米收获期间连续阴雨天气,导致玉米霉变严重,玉米质量受到影响,造成南方客户对东北玉米需求有所增大。但东北地区铁路运输一直是一大难题,玉米外运受阻使得销区到货量不大,价格持续坚挺。
关内玉米质量差强人意,价格走势平平
近期,关内产区玉米市场相对稳定,玉米收购价格维持前期水平,由于粮库改制后收购资金不足,一些粮库玉米收购难以为继。加上河北和山东部分地区玉米霉变率较高,影响玉米外销和价格提振。其中河南平顶山地区毛粮霉变率达到7-8%,净粮霉变率也在3-4%;山东兖州地区新玉米霉变率在6-7%。玉米霉变率的增多使这些地区的玉米只能用于工业加工,粮商还有少许盈利。同时,近期关内铁路车皮发运难度也不断增大,这就使得关内主产区可代玉米货源较为充裕,销售压力增加,价格继涨受阻。目前,江西南昌玉米到站价1310元/吨,价格上涨20元/吨,浙江宁波码头价1270元/吨,湖南长沙1300元/吨,广西南宁1370元/吨,福建福州1360元/吨,价格上涨10元/吨。临近春节,各用粮企业将开始相继备货,市场收购量将会有增无减,东北玉米价格仍有进一步走高的可能。而关内产区玉米市场受铁路运输紧张,玉米外运受阻的影响,玉米市场波动将不大。
销区玉米到货有所下降,价格小幅上扬
近期,国内销区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小幅上扬,一方面是受铁路运力紧张,到货量有所减少推动玉米价格走高;另一方面是市场前期传言铁路运费将要上涨,使销区大部分用粮商开始出现备货现象,拉动玉米价格走高。目前,湖南湘潭地区河北产玉米到站价涨至1280元/吨,较前期上调40元/吨;长沙地区河南产新玉米市场价涨至1290-1300元/吨,东北产新玉米价格在1340元/吨;江西赣州地区河北产新玉米市场价在1340元/吨。随着春运的来临,后期铁路运输将会越来越紧,销区到货量也将随之减少,将带动玉米价格稳中小幅趋涨。而国家铁道部在12月29日发布了《关于粮食、棉花等货物免收铁路建设基金的通知》,玉米将继续执行免征铁路建设基金,至另有通知时止。因此,目前玉米成本费没有太大变动。
港口玉米海运费用提升,价格略有上升
近期,国内南北港口玉米市场整体保持平稳,部分略有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海运费用出现提升,据悉,目前大连至福建的小船运费在95元/吨;大连至南宁的小船运费在100-105元/吨;大连至宁波的小船运费在85-90元/吨。其中,大连港二等玉米平仓价维持在1230元/吨;锦州港二等玉米平仓价在1220元/吨;蛇口港、黄埔港二等玉米港口价在1320元/吨;福州港二等玉米小幅上涨,港口价在1360元/吨,较前期上调10元/吨。由于目前大连玉米运抵广东价格基本保本,并无利润空间,而近期南方饲料企业仍有继续补库需求,为此广东玉米价格后市仍有一定的续涨空间。
综合分析,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根据惯例,我国主产区农民均有出售玉米变现资金需要,并出现季节性玉米上市高峰。但今年由于国家实施“两减免三补贴”为主的扶农惠农政策,农民种粮收益增加,并不急于变现资金。而多元化元收购主体在春节的收购积极性仍会有增无减,价格仍有继续走高可能。而南方销区市场将会随到货数量、市场需求及运费调整等因素而有所提升。可见,节前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