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下降影响产值增收。2005年河南省玉米每亩主产品产量为391.50公斤,比上年的381.20公斤增加2.7%。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由于各直报县在上报数据时,正值收获期,尽管玉米价格因受气候的影响还未完全凸显出来,但2005年玉米价格每50公斤平均为57.53元,已经比上年的60.61元下跌5.08%。从而直接造成每亩主产品产值比上年的462.08元减少2.52%。
生产成本略增。2005年河南省玉米每亩生产成本为215.46元,比上年的208.75元增加3.21%。其中:物质和服务费用为123.77元,和上年的123.26元基本持平;人工成本为91.69元,比上年增加7.25%。
土地成本上升。上年河南省夏秋粮食作物收益大大好于往年,加上各级政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农民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提高,从而使土地成本上升。调查显示:2005年河南省每亩土地成本全年为113.46元,比上年的74.38元增长51.32%。
净利润减少、现金收益基本持平。在生产成本增加、价格下降以及土地成本上升的多重影响下,河南省2005年玉米每亩净利润比上年的229.63元减少31.78元,为197.85元,降幅为13.84%,现金收益为346.27元,比上年的348.69元减少0.69%。综上所述,2005年河南省玉米收益水平比上年降幅并不算太大。
中籼稻
河南省中籼稻生产主要集中在豫南地区,据对信阳市4个中籼稻直报县36个调查户的调查汇总,2005年河南省中籼稻单产下降,价格降低,生产成本和收益减少。
单产下降。2005年中籼稻亩产量为499.2公斤,比上年的525.1公斤减少25.9公斤,下降4.9%,其主要原因是持续的阴雨和低温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大,加上后期台风使水稻部分倒伏。
价格走低。受灾使中籼稻品质受损,价格下降0.12元/公斤。2005年中籼稻每50公斤平均价格为65.77元,比上年的71.67元下降8.23%。由于持续阴雨,水稻霉变现象较为普遍,加上受近期粮价下滑影响,势必造成中籼稻价格不稳。
生产成本减少。2005年河南省中籼稻每亩生产成本为248.55元,比上年的292.51元减少4.81%。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为161.35元,与上年的162.95元基本持平,但由于2005年河南省全部取消了农业税,抵消了生产费用中增加的部分,因而为2005年中籼稻生产成本的减少起了关键作用。
净利润、现金收益减少。2005年河南省中籼稻每亩净利润由上年的466.60元减少到372.17元,每亩减少94.43元,降幅为20.24%。每亩现金收益505.70元,比上年的578.91元减少73.21元,降幅为12.65%。每亩成本利润率虽比上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125%以上,在传统农作物中属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