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逐渐显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禽流感对我省养殖业的影响逐渐显现。记者从省畜牧办获悉,目前,市场肉鸡肉鸭的产品价格分别比前十个月平均下降29%和33%,雏鸡价格下降70%,企业加工量减少26%,销售量减少40%。与10月份相比,全省肉禽存栏量减少约35%。
禽流感还重创了饲料业,一些公司的业绩受到影响。山东六和集团副总裁高玉庆告诉记者,整个公司目前产量下降了大约17%。本来今年全年能生产饲料350万吨,看来只能做到320万吨了。他说,大规模企业在去年的应对中已积累了很多经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而一些小企业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今年的疫情席卷全球,并且由去年的“禽对禽”发展到今年的“禽对人”,相当多的消费者不敢吃禽类食品。如果这种压抑心理在明年春节得不到释放,估计相关产业的损失还会继续扩大。
根据有关部门的初步估算,今年11月起到明年3月,国内外禽流感疫情将给我省造成40亿元的损失。
政府如何补偿
我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11月28日,紧急出台了扶持家禽业发展的8项措施。按照国家要求,对家禽免疫和疫区家禽扑杀给予财政补贴,同时,减免税费近10种,等等。
禽流感防控费用由政府埋单,养殖户经济损失由政府补贴,表明了政府的民本化关怀。但补贴多少才合适?省畜牧办生产处处长唐建俊说,按生产成本算,一套祖代鸡一个月要投入40元左右,一套父母代鸡在20元左右。现在我省对祖代种禽每套一次性补助20元,尽管不能完全抵消企业和农户的损失,但这种补贴力度已经不小。
其实,这牵涉到一个财力问题。据有关人士测算,不算减免的税收及行政性收费,单是省财政今年投入的禽流感防控经费和贴息资金就高达1.1亿元,远远超过去年。截至12月2日,全省共落实到位禽流感防控资金1.4642亿元,其中省级已投入5300万元。
农险应尽快启动
唐建俊说,应对此次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影响,除了政府给予适当扶持、企业和农户生产自救之外,还需要其他多项措施,比如尽快启动农业灾害社会保险等,使企业和养殖户的损失补偿趋于完全、更加合理化,保证资金不断链。
禽流感灾害绝非一般的农业灾害,但是这损失基本不在保险理赔范围之内。省保监局有关人士介绍,农业保险其实自建国以后就设立了,但运作一直不顺。一方面,农民普遍缺乏保险意识,又认为保费条件高、负担重,不愿入保;另一方面,适合农村实际的保险品种不多且风险太大,保险公司差不多铁定要赔钱,没有开展的动力。据了解,在欧洲,保险赔款占灾害损失的比例约为20%,而在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
业内人士建议,我国完全可以效仿国外的一些做法,在农业灾害方面建立一种由国家提供补贴的强制保险机制,扩大龙头企业和农民的投保范围,让农险将种养加工销售的各环节都“保”起来。同时规定凡是不参加农业灾害社会保险的养殖户,不得享有政府给予的其他福利或税收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