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玉米期货:反弹曙光即将出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12-06  
    大连玉米自8月中旬开始的反弹走势在运行了两个月之后受到禽流感因素的影响开始全面回落,至目前为止主力合约已经下跌了超过50%。但是相对于大连豆粕屡创新低的走势,玉米对禽流感表现出较好的抗跌性,近期大连玉米开始呈现出区间振荡的走势,并没有继续跟随豆粕下跌。笔者认为,在禽流感的心理影响因素逐渐淡化之后,玉米有望重新延续8月以来的反弹势头,继续下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首先,禽流感因素逐渐淡化,市场承受能力显著加强。在目前影响玉米市场的诸多因素中,禽流感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利空因素。由于受前期国内禽流感疫情不断出现的冲击,饲料产销形势相当疲弱,饲料企业玉米消费量相应减少。部分地区的一些饲料厂禽饲料销量下降50%—60%,但是从近期玉米的走势也可以看到,疫情的影响力度正在逐步减弱,尽管国内几乎每天都有禽流感的报道,但是无论是对期货市场还是现货市场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少,表明市场认为目前的价格已经基本反映了禽流感的利空影响。

    其次,玉米深加工需求增长,促进收购价格坚挺向上。在饲料消费因为禽流感而逐渐缩减的同时,玉米深加工的消费撑起了玉米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在国外,特别是美国,玉米深加工产品已达2000多种。玉米可开发出食用玉米淀粉、变性淀粉、药用淀粉、玉米油、高麦芽糖浆、结晶葡萄糖、玉米蛋白粉、蛋白饲料、糊精、谷氨酸等产品。自1996年以来,全世界淀粉产量都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而玉米淀粉已占世界淀粉产量的80.4%。近年来,美国玉米消耗量不断上升,美国人均消耗玉米88公斤,欧盟和日本人均消耗玉米也都在20公斤以上,而我国人均消耗玉米只有7.1公斤。因此我国的玉米深加工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近几年来增长迅速,据统计,我国玉米加工量到目前为止已达到1200万吨左右,占玉米总产量的10%,玉米深加工业表现出明显的成长性特征。

     第三,临近年底,肉类消费逐步增加,饲料销售情况有望逐步改善。由于国内禽流感疫情的蔓延,家禽养殖户的恐慌心理加重,前期大部分地区的家禽补栏近乎停滞。但随着春节消费高峰的临近,加上民众对禽流感认识程度的提高,禽肉消费有望逐步恢复,同时,由于猪肉消费的替代作用,近期的猪肉价格也出现回升。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一些省市猪价开始有所回升,如四川、广西、湖南和东北三省,其他地区仍是弱势整理的局面。不过,由于11月开始全国玉米价格大范围大幅度下降,因此尽管部分地区猪肉价格仍未反弹,但猪粮比价还是上升了。这样养殖户的效益就较前期有所提高,如果后期元旦、春节的到来能够刺激猪肉消费,导致价格上涨,补栏数量还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第四,华北黄淮产区玉米价格跌势趋缓。经过前一阶段大幅走低之后,上周华北黄淮玉米收购市场跌势已经趋缓,价格逐渐企稳。笔者从山东地区了解到,当前价位组织粮源略显吃力,不过到货量暂时能满足短期生产需要。河北石家庄地区玉米收购价格已经接近农户的种粮成本,若价格再次下调农户将多数选择将玉米保存起来,待价而沽。据贸易商介绍,今年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差较大,主要由于玉米质量差别太大,山东地区好坏玉米之间差价可达60—70元/吨,后期可能出现优等玉米供不应求而质差玉米低价难销的现象。

     第五,市场传闻国家将发放新的出口配额。上周市场传闻国家将于近期发放新的出口配额,数量在400万吨左右。如果后期传闻得到证实,将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利好支撑。上周二传闻初现,期货市场的玉米价格就开始小幅反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场对后期走势还是比较乐观的。业内人士估计明年的出口退税将继续提高,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国内增产带来的供应压力,可能带动国内玉米价格走高。

    总之,尽管禽流感目前还在笼罩着国内玉米市场的走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弹的曙光也初露端倪,大连玉米市场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迎来一轮反弹行情。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