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玉米守得云开见月明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12-05  
     经过整整一个月的连绵长跌之后,上周国内玉米现货市场终于有了见底的感觉,跌势较大的黄淮部分地区开始小幅反弹,东北一些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也小幅调高了收购价格。

    产区收购主体增加,农民惜售支撑市场

    虽然由于温度较高影响玉米脱粒,东北地区玉米销售高峰比预计中来得要晚,但由于近期产区玉米价格小幅上涨,农户出手情况仍比较乐观,华北黄淮地区市场购销情况也好于前期。据中国玉米网的市场监测,目前东北玉米多数省内自销,吉林、黑龙江多数加工企业收购情况非常好,而且都在控制收购数量,但12月份国有收储企业的资金将基本到位,粮库将逐步入市收购,东北地区的收购之战即将展开。多数加工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价格下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农民惜售心理对产区市场是个强有力的支撑,目前看来,吉林地区农民能接受的心理价位在0.40元/斤,山东、河北地区农民能接受的心理价位在0.50元/斤,低于这个价位农民将不会认可。产区的收购成本很难再降,预计后期价在目前位置稍作徘徊后会振荡上行。

    禽流感疫情得到控制,部分地区市场转暖

    从10月中旬内蒙古发现禽流感疫情以来,截止到11月末,中国已有11个省份先后发生约30起家禽或候鸟禽流感疫情,并发现3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一时间市场人心惶惶,12月1日,辽宁省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宣布,包括辽宁省黑山县、北宁市、锦州市南站新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在内的疫区正式解除封锁。这个消息的发布,无疑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部分地区畜禽价格有所反弹,并有少量补栏现象。如河北石家庄地区蛋鸡苗价格1.60元/只,每只上扬了0.20元;湖南、广东和江西等地毛猪价格均出现0.2—0.8元/公斤的上扬,局部地区甚至接近保本线;山东潍坊等地肉鸡价格也有0.20—0.40元/公斤的回升,并有少量养殖户开始补栏。而元旦、春节即将到来,市场肉类及蛋白需求将明显放大,预计一些禽类养殖户将逐渐走出阴影开始后期的补栏工作。在海南、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广西6省区养猪协作组年会上,专家们认为,禽流感在阻碍禽蛋制品消费的同时,对猪肉的消费将会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他们预计,猪肉价格将在年底,最迟明年3月份走出低谷。目前多数销区企业普遍采取随买随购的策略,并没有充裕的库存储备,后期如果需求骤升的话,玉米价格有可能会强劲反弹。

    出口配额即将发放,缓解玉米供应压力

    市场传闻国家将于近期发放新的出口配额,数量在400万吨左右。如果后期传闻得到证实,将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利好支撑。据了解,目前中国玉米出口价格最高签到135美元/吨,由于新粮收购成本较低,以目前价位出口玉米还是有很大利润可图的。近期港口贸易商收购外贸玉米的数量正在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产区的市场收购。

    人民币汇率再升,市场高度关注

    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开始明显加快。11月29日,截止到银行间汇市收盘时,美元对人民币报收8.0796元,首次突破8.08心理关口,再次创下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新高。在11月23日至29日间短短5个交易日内,人民币对美元已经3次刷新纪录。这对玉米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将使出口的利润有所降低,后期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可能会给市场带来一定影响。

    运输瓶颈限制外运数量,支撑销区价格

    据了解,目前东北地区铁路运力向大米等食用粮和煤炭等重点能源物资倾斜,东北地区铁路运力比较紧张。同时,一些地区为了降低禽流感疫情通过公路传播的几率,严格了省内运输车辆的出省管理制度,并在客观上造成了东北地区各省间通过汽运方式采购和运输玉米数量的大幅减少。这使得更多的运输压力推向铁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铁路运力紧张的局面。有粮难运也是造成港口到货数量不多、内贸交易清淡的原因之一。

    深加工企业扩建项目较多,需求稳步增长

    深加工企业是目前市场收购的主体。据了解,几个大型加工企业扩建项目11月底即将完成。有消息称山东九九集团将于12月开工,其日收购量在5000吨左右;菱利公司的二期扩建项目也将结束。预计加工企业的庞大需求会缓解市场的季节性供应压力。据中国玉米网对山东市场的监测显示,尽管目前价格低迷,但很多当地贸易商对后市都很乐观,就是因为当地加工企业可以预见的持续增长的需求支持。

    在禽流感疫情和新玉米大量上市的作用下,11月份国内玉米价格全面走低,截止到月底,南方养殖业仍处重创之中。不过,长达1个月左右的下跌行情使市场已经接近底部,月末时多数地区止跌企稳,部分地区小幅反弹。12月份农发行贷款将大规模发放,一部分资金紧张的粮库将入市采购,多元收购主体之间的竞争可能会抬升产区玉米收购价格。同时,元旦和春节也将刺激国内肉类消费,饲料需求可能会有所回升。预计目前国内玉米价格仍以弱势为主,但下跌空间非常有限,如果后期国家出台相应的支持出口的政策,玉米市场很可能会走出低迷。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