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东北新玉米收购高峰期将延期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11-28  
     目前,东北地区新玉米收购工作正在进行,但收购进度较为缓慢,往年此时,东北新玉米收购高峰期将如约而至,然而,今年此时东北新玉米收购工作却异常缓慢,归结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其一,天气因素导致新玉米脱粒难。今年东北大部遭遇暖冬天气,气温较去年同期偏高2度,虽然11月份期间有两次明显的雨雪天气,气温出现下降,但随后气温又再次出现回升,“高温”天气使得新玉米脱粒十分困难,这就导致企业对新玉米迟迟收不上来的主要原因。

    其二,粮改政策的实施,影响新玉米收购进度。目前,东北粮改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受此影响,国有粮食企业入市收购工作较往年推迟,由于国有粮食企业区域覆盖面较广,虽然收购市场准入条件放开,私营业主及贸易商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收购,但国有粮食企业仍占据着市场最重要地位。目前大量新玉米仍留存在农民手中,收购进度有待加快。

    其三,关内新玉米不断上市,取代东北玉米销售。由于今年关内地区新玉米生长期,天气状况较差,新玉米不仅减产、质量也较差,因而,自新玉米上市,东北陈玉米的销售地位渐渐被取代,由于陈玉米库存未能得到及时消化,这就使得新玉米收购进度难以有效加快。

    其四,农民惜售心态浓厚,留存玉米尚占多数。由于今年国家对农民的贴补政策实施,并落实到位,使得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由于距离节日尚待时日,并不急于售粮兑现,企业收购价格未能达到农民心理价位,“持粮待价”现象表现尤为明显。

    其四,企业收购资金难以落实到位。自去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对经济实行银根紧缩,这就使得资金力量并不雄厚的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企业审请贷款的审批工作繁琐,有效资金难以落实到位,随销随购的经营模式表现明显,这就使得多元化主体的收购积极性打大折扣。

    由此来看,虽然国内玉米市场全面放开,国家取消了保护价政策,但由于国有粮食企业的定价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其它收购主体对新玉米收购表现出异常的谨慎性,而农民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惜售心理表现强烈,购销双方的“不紧不慢”使得现阶段的玉米收购市场呈现少有的僵持局面。短期内东北新玉米仍然难以批量上市,只有等待国家粮食企业的全面敞开收购后,新玉米上市量才能出现大幅增加。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