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后期东北玉米价格将呈稳中有升态势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11-22  
     目前,东北地区玉米市场较为平稳,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日收购量在3000吨以上,给市场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当前,黑龙江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新玉米的价格集中在740元/吨,水分含量30%左右,陈玉米数量很少,收购价格在1100元/吨左右;另外,吉林地区湿粮收购价集中在800-840元/吨,水分含量30-32%;辽宁地区由于新玉米上市量增多,价格略有走软,市场收购价集中在820-840元/吨,水分含量28-30%。加上正常的烘干及人工费用30-50元/吨,东北新玉米折合成干粮后的成本价格在1030-1080元/吨。目前,关内新玉米上市数量不断加大,禽流感疫情仍在继续蔓延,东北玉米价格将有所回落,但回落空间有限,以吉林地区为例,元旦前省内玉米车板成交价格将不会低于1100元/吨。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后期东北玉米市场行情将呈稳中有升态势,春节过后这种走势将会更加明朗,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产量下降,库存减少,市场走势将好于去年。由于自然条件影响,今年国内玉米产量下降,预计在1.24-1.26亿斤,较上年减产500-700万吨,此外,受病虫害等因素影响,质量也不如去年,优质玉米产量减少,与此同时,全球玉米产量也较上年度减少4040万吨,新粮供给量减少,加之国内玉米库存下降(根据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2004/05年度我国玉米期末库存数量将下降至3545万吨,较期初库存下降近900万吨),玉米价格走势将好于上年。

    其二,禽流感疫情继续蔓延,深加工业弥补不足。最近一段,国内的禽流感的疫点比较多,这跟当前的气候变冷、候鸟回归有很大的关系。加之散养比重比较大,基层的防疫率也比较薄弱,所以,禽流感的控制有一定的难度。禽流感疫情的蔓延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饲料需求减少,但国内特别是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迅猛,需求数量呈上升趋势,玉米深加工高速发展期已经到来,仅吉林省深加工消耗的玉米就占总产量的26%,在2010年将达到1000万吨左右,将占吉林总产量的50%。而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能力已经达到近千万吨。从需求角度看,弥补了禽流感疫情对价格走势的影响。从而支撑玉米价格的高开平走或高开高走的态势。随着免疫力度的提高,禽流感的疫情会逐渐减少,饲料原料需求将逐步增加,这将有利于价格上涨。

    其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市场意识增强。今年,由于我国农资价格出现上涨,吉林地区玉米生产成本普遍较上年增加0.02元/斤,达0.37元/斤。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国家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还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农民不但农业税不用交了,手中还有一部分现钱,收获的粮食不急于出售。加之农民吸取近两年粮价先低后高,先卖粮吃亏的教训,普遍存在惜售心理,等待观望,待价而售。另外,农民售粮方式也有所改变,普遍由过去的集中出售,变成根据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分期分批常年销售,农民效益意识、市场意识正在逐步增强。这样就决定今年玉米的收购价格将高于上年,销售价格也将同步上扬。

    其四,国有收储企业即将入市,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目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尚未入市收购,以吉林为例,今年是吉林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完成人员分流后,迎来的第一个粮食收购期,各级粮食部门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粮的积极性很高,粮食主管部门鼓励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尽可能多地掌握粮源,发挥主渠道作用,搞活粮食经营。但在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下,从事粮食收购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目前,吉林省经批准取得收购资格的粮食经营企业近1900户,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超过50%。虽然非国有粮食企业规模小、资金少,但其边购边销、见利就走的快速灵活的经营方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入市收购,市场竞争将会更趋激烈,价格有望促进上扬。

    其五,调节玉米供求关系,出口仍是主要手段。虽然国家明年的出口政策没有出台,但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国家还会通过玉米出口,调节玉米供求关系,保持总量平衡,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玉米价格上扬。

    综合分析,虽然支持玉米价格上扬的有利因素较多,但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按照国家要求,吉林省和黑龙江“老粮”处理步伐将加快,也会阶段性影响玉米价格走势。在新玉米上市时期,玉米价格走低实属正常,但今年玉米行情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后期我们应关注禽流感疫情的发展、国内玉米出口、粮食企业入市收购等情况。掌握好市场动态,减少入市风险。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