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货源充裕,特别是近日国内连续发生禽流感疫情,使得国内畜禽价格明显偏低,养殖规模缩减,
玉米采购需求明显降低,加之自今年6月份以来,国内玉米出口数量逐月下降,导致我国玉米市场外
贸、内销压力均有所增强,使得国内玉米价格逐渐步入季节性下跌通道,国内玉米市场季节性弱势 行情加剧,预计短期内将难以改变。具体分析如下:
——新玉米上市速度加快,玉米价格受到一定冲击。虽然我国玉米产量最终数据尚未统计出
来,但国内各大预测机构对今年我国玉米丰收的定论已基本达成共识。近期随着天气状况的不断好
转,关内玉米主产区秋播冬小麦现已基本完成,目前粮农集中时间整晒新玉米,新玉米上市量明显
放大,同时东北产区新玉米收获工作已经完成,新玉米也已少量上市,并部分烘干进入市场。国内
玉米市场供给量较前期增加,玉米价格受到一定冲击,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回落,特别是山东德州地
区玉米深加工企业二等新玉米入厂价下跌80-100元,至1180元/吨,同时南方广东港口玉米积港数量
增加,价格回落30-40元/吨。大连港玉米受销区价格下跌影响,下跌10-20元左右。随着后期新玉米上
市压力的继续增大,部分地区玉米市场价格跌势将会加剧。
——陈粮出库数量增加,有待市场进一步消化。目前东北地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布局调整已基
本完成,受新玉米上市量日益增多影响,产区收储企业正在积极进行腾仓并库工作,陈玉米出库数
量较前期有所增加,东北地区仍将有较大数量的陈玉米进入市场流通,有待市场进一步消化。供应
量进一步增加无疑对市场构成压力。另外有消息称,明年国家将取消部分地区的粮食储备补贴,如
果补贴取消,产区部分储备玉米将流向市场。为了减少费用,各地区都将在取消补贴前抓紧陈粮的
轮出,这将对市场形成不小的冲击,有可能对新粮价格形成一定打压。
——销区市场到货量增加,南方新陈玉米竞争激烈。随着关内黄淮平原新玉米的不断上市,且
价格相对偏低,南方用粮企业新玉米采购量越来越多,同时目前国内一些地区铁路运输相对较为宽
松,如目前东北地区发往南方车皮费一般约为1000-2000元/车;山东发往南方玉米车皮费用约300-
400元/车,而河南、安徽等地发运车皮现在不要车皮费,销区市场玉米到货量增加。另外由于近日关
内天气晴好,黄淮大部地区新玉米水分含量已降至接近安全水平,尤其是价格明显偏低于东北陈玉
米,使得目前销区新陈玉米竞争激烈。据悉,近日南方部分地区玉米市场价格有所下跌,成都玉米
到站价1370元/吨,较上周价格下跌10元/吨;南昌东北玉米到站价1360元/吨,较上周下跌了20元/
吨。由于目前国内饲料、养殖业的弱势短期仍将难改,加上黄淮新玉米的批量进入,预计后期南方 市场玉米价格将继续有所走低。
——黄淮玉米价格优势凸现,东北玉米市场主导地位逐渐被取代。近日黄淮新玉米正在分批次
销往南方市场。由于新陈玉米的阶段性价格差异,加上关内玉米运抵南方销区运距短,运费低,以
致黄淮新玉米价格优势凸现。如:关内山东等地新玉米1330元/吨(水分14%);湖南长沙东北玉米站台
价1350-1360元/吨,河北新玉米1300-1310元/吨(15%左右),河南新玉米1270-1280元/吨;四川
成都东北陈玉米到站价1370元/吨,关内新玉米1320元/吨(水分15%以内)。上述地区黄淮新玉米相
对东北陈玉米价格每吨均偏低30-50元,价格优势明显,部分地区已被黄淮新玉米已经取代东北玉
米而主导南方市场。这对东北玉米市场价格将产生一定影响。
——禽流感疫情卷土重来,养殖业恢复滞缓。由于近期禽流感疫情蔓延的影响,使得我国大部
地区已经止滑的饲料、养殖业,再度步入低迷状态。如目前广东和江苏等地的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已
缩减了10%以上的饲养规模;我国大部地区已经止跌企稳的肉鸡价格再度出现回落,亏损额度上升。
目前我国大城市开始进行强制性的全面给鸡打疫苗,这使得养殖成本有所提高。由于今冬明春是国
内禽流感疫情易发时期,为此,将进一步影响国内家禽养殖业的补栏积极性,饲料、养殖业玉米采
购观望心理也相应加重,恢复滞缓,对已经处于弱势的国内玉米市场来说无疑又是一大利空因素。
——出口数量增减仍是左右玉米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9月份我国出口玉米55万吨,1-9月份,我国累计出口玉米715万吨,同比增长2.81倍,我国在2004/05年度里,累计出口玉米总量达752万吨。当前美国2号黄玉米对东南亚CNF报价140美元/吨。据悉,韩国最近采购中国玉米的CNF价格约为136美元/吨,比美国玉米报价略低,因此我国玉米出口的优势并不是
十分明显。且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玉米出口速度已经放缓,对国内玉米价格几乎没有影响。后期如果玉米价格过低,国家可能会发布一定有利于出口的政策,加上国际运费继续上涨,国内玉米出口数量增加,可能市场会出现多元主体抢夺粮源情况,市场价格有可能会被抬升,但当前市场仍 以供应压力为主,价格阶段性回落仍难避免。
——受季节性回调压力,期货市场价格震荡下行。近期在美国玉米收割工作进展顺利,在丰收的压力下,国际玉米市场价格不断走低,CBOT的价格变化反映了美国及国际玉米市场供求关系。今年美国玉米产量预期增加以及全球饲料谷物供应充足,给期货市场价格以打压,加之部分欧洲国家禽流感疫情的爆发,给疲弱的玉米期货市场以沉重的打击。截止31日,CBOT再创新低,玉米期货各月期约每蒲式耳收平至收低1美分不等,其中12月合约下跌3/4美分,报1.96-1/4美元。当前玉米形态仍然趋弱,短期内行情将继续向下寻求支撑。期货价格的不断走低,反作用于玉米现货市场,给价 格走势带来了压力。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玉米市场在供给压力不断增强、需求再陷低谷等因素作用下已经呈现较为明显季节性弱势特征,而且随着市场供应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这种弱势行情仍会加剧,短期内想要改变并不容易,但我们对后期国内玉米市场行情仍不宜过分看空,虽然国内玉米市场受到强烈冲击,然而市场并非完全被利空因素所充斥,诸如买卖双方的谨慎心理可能使新玉米收购和销售战线拉长,多元主体参与收购导致市场竞争激烈,玉米工业消费平稳增长,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乙醇工业化带动的玉米消费前景的更加广阔等方面都将为玉米价格形成底部支撑,后市玉米价格继续回落的空间也不会太大,后期我们仍需密切关注新玉米的上市进度及禽流感疫情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