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厅产业处处长耿静超日前在长春说,广东省是全国最大的玉米销区,另外随着人们对糯玉米认识加深和多元化的饮食需求,未来几年,广东鲜食糯玉米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生产情况
广东省地处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属于季风热带、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适于玉米的生长发育。近十几年广东玉米种植面积呈逐步扩大之势。2004年广东玉米播种面积为238万亩,总产64万吨。随着广东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以甜玉米为主的特用玉米生产快速增长,甜玉米和糯玉米为主的果蔬型玉米生产和消费逐步取代普通饲料玉米,广东甜玉米生产和消费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004年广东的甜、糯玉米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40万亩,其中甜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0%以上。
二、需求情况
玉米是广东畜牧养殖业的重要饲料和工业饲料的主要原料。近年来,广东玉米需求逐年增加。据估算,2005年广东的玉米需求量达1200万吨,其中用于饲料加工厂生产饲料的玉米用量达600万吨,其他用于畜禽生产的玉米约需600万吨。广东所需饲用玉米由于在广东生产不具比较优势,因此基本上都从省外或国外调进,省内玉米自给率很低,近年来自给率不足5%。
1993年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南方销区逐步放开,形成了以东北、华北玉米为供应主体,以南方沿海和内陆省区为消费主体的“北粮南运”玉米流通格局。上世纪90年代初期,整个北方地区玉米产量占全国的80%,却只生产33%的肉产品;南方地区玉米产量占全国20%,却生产了67%的肉产品。如此巨大的供需矛盾,推动了北粮南运的进程。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东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粮食调出区,华北地区玉米调出量逐步减少,华中地区和以广东为代表的华南地区则成为最大的玉米调入区。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玉米销区,1999年以来,玉米平均年需求量在700万吨左右,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年需求玉米500万吨,广东大部分饲料企业分布在该地区;其他地区需200万吨。由于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广东玉米需求量每年都在增长。广东玉米流通的主要港口是深圳赤湾码头、广州港(黄埔港)和妈湾港。其中赤湾码头是广东最大的粮食吞吐码头,玉米和大豆年吞吐量分别为500万吨和400万吨。赤湾码头的玉米分别来自大连北良港、锦州港、营口鲅鱼圈港三个港口。其中,来自营口港的玉米将近300万吨,占总量的50%,大连北良港进港玉米200万吨左右,占总量的33%,锦州港进港玉米100万吨,占总量的17%。
三、加工情况
随着近几年广东甜玉米加工业的发展,产品质量得到极大提高,每年都有大批的甜玉米罐头、冷冻玉米和玉米糊等产品销往港澳地区和第三世界国家;省内甜玉米罐头销售也从过去的深圳、广州等为主的高收入城市逐渐进入了珠三角中小城市的寻常百姓家庭。广东省目前只有十多家甜玉米罐头加工企业,甜玉米加工产品远远满足不了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与甜玉米相比,广东糯玉米的发展显得相对缓慢,但近年来糯玉米在珠三角地区逐渐为人们接受,加上省外惯吃糯玉米的外来人口增多,糯玉米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有时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从广东的“香白糯”和“广糯”两个优良糯玉米品种种子供应常常短缺就可以证明。随着人们对糯玉米认识加深和多元化的饮食需求,未来几年,广东鲜食糯玉米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广东属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刺激了畜牧业的持续迅速发展,饲料生产量在不断增加。广东的饲料厂生产规模较大,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2004年广东省共有饲料企业500家,其中年产万吨以上饲料企业147家,全省饲料产量历史性突破1000万吨,成为全国第一饲料生产大省,玉米原料用量达到600万吨。在广东饲料企业所需600万吨玉米中,珠三角地区饲料企业需要464万吨,占总需求量的75%,粤东地区饲料企业需要21万吨,占总需求量的3%,粤西地区饲料企业需要113万吨,占总需求量的18%,粤北地区饲料企业需要24万吨,占总需求量的4%。2005年上半年广东工业饲料总产量达514万吨,与2004年上半年相比增长了15%,其中配合饲料493万吨,同比增长15%,浓缩饲料10万吨,同比增长5%,添加剂预混合饲料11万吨,同比增长27%。随着消费需求的发展,广东饲料生产量将进一步增加,玉米需求量也将继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