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需关系失衡带来玉米价格上升
面对玉米市场的反季节行为,一定要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各方面原因。大连期货玉米出现反季节上涨,其原因是市场交易人士在交易上主要看重现货因素,对于天气、产量等远期因素相对不敏感,往往是等到现货上涨或下跌后,盘面上才有反应。从基本面看,近期玉米价格上涨,是由短期和局部的极端供需矛盾带来的。
第一,随着养殖业的恢复性增长,国内玉米需求逐步旺盛。近期伴随着双节,国内养殖业增长势头良好,饲料需求明显增长,尤其是家禽和水产养殖增幅加快。
第二,新玉米上市量少价高。虽然受到新玉米上市的冲击,价格有回落的要求,但上市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缺口,使得市场价格较高。 第三,由于受台风影响,船舶抵港延迟,港内玉米库存偏低。我国浙江、福建等地遭遇台风,道路受损较为严重,粮食供应受到影响。
第四,粮食运价上涨。飓风卡特里娜造成的密西西比河驳船供应有限,将继续使船运成本维持高位。同时我国沿海运输市场继续保持稳步上扬的态势。
第五,国际市场上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交易所发布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05/06年度阿根廷玉米播种面积可能会比上年度减少15.2%。
二、大连玉米期货紧跟玉米现货市场
在关注近期期货玉米时,我们应该了解大连玉米期货市场的主要特点。
首先,大连期货玉米价格紧跟中国玉米现货市场,决定大连玉米价格的是影响玉米国内现货市场的各种变化因素。玉米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通常在青黄不接时,价格一般会上涨,而新玉米上市后价格就会随之下跌。 第二,大连玉米期市交易量小。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南部和北部地区玉米市场购销格局明显,每年进入商品市场的玉米流通量将近上亿吨。相对于国内商品化程度较高的玉米现货市场,大连玉米期市作为国内唯一的玉米期货市场,其200万吨左右的总持仓量明显偏小。同时,期货市场的现货企业参与度不高。从而,期货市场交易人士多跟现货市场走的现象比较显著。
第三,大连玉米期市相对CBOT玉米市场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多数市场人士在大连玉米期市开始交易时,担心其会成为CBOT玉米市场的影子市场。但是从一年的交易情况和期价运行情况看,大连玉米期市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三、关注影响玉米价格的多空因素
影响玉米价格的利多因素主要是长期看,玉米消费规模可能扩大。首先,从消费上看,随着美国和中国玉米工业的扩张,玉米消费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次,国内玉米减产,无论从可耕地面积还是单产提高能力上,现阶段中国玉米都没有大幅度增产的潜力。产量的波动主要受天气的影响。第三,从需求量来看,中国玉米食用消费呈刚性,变化不大;中国玉米饲料用量增长平缓;中国的工业用量增长迅速,特别是在高油价时代,中国玉米生化行业将加速发展。
利空因素主要是全球玉米市场供给较充足、季节性压力较大。首先,玉米市场供应稳定是大环境。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2005/06年度中国玉米产量为1.27亿吨,比上一年度的1.28亿吨略低;美国玉米产量为2.70亿吨,略低于上一年度的3.00亿吨;2005/06年度世界玉米产量和期末库存分别为6.63亿吨和1.12亿吨,略低于上一年度7.08亿吨和1.28亿吨的水平。第二,玉米的季节性压力越来越浓重。中国玉米的上市与美国时间相差一个月左右,季节性基本相似。玉米期货价格目前在205美分/蒲式耳附近波动,价格受季节性压力影响延续疲弱趋势。
玉米收获在即,从影响后市国内玉米市场行情走势的主要因素看,多空因素共同作用于市场,近期利多因素略占上锋。就目前市场发展而言,最大的利空因素主要体现在新粮上市,因此市场上看空气氛也比较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