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遭遇洪涝,东北外运出现生机近期,我国华北、黄淮地区大面积遭受洪涝灾害威胁,导致新玉米水分含偏大、公路铁路运输受到阻碍。由于新收获玉米水分含量较大,当地收储企业以及农户正在做紧张的晾晒烘干工作,收购进度较为缓慢,延缓了新玉米上市时间。近期,我国降水带南移到长江以南地区,华北黄淮地区结束了连阴雨天气。气象部门指出,该地区尚未度过汛期,部分地区的水势依然较大,防汛任务仍很艰巨。据了解,华北、黄淮地区的部分交通、铁路要道因洪水影响停止运行,完全恢复正常尚需要一段时间,这就阻碍了该地区新玉米外运数量的增加,限制了销区市场到中原产区的采购活动。由于目前中原玉米市场的现状,东北陈玉米销售市场形势看好,南方客户不断打来电话咨询粮源,目前吉林玉米外运活动依然活跃,成交数量保持稳定。市场销售形势的看好,为价格的坚挺提供了条件。
饲料、养殖业复苏,市场需求数量增加口蹄疫、猪链球等疫情过后,国内饲料业、养殖业逐步复苏,作为饲料原料的玉米需求开始加大,据有关部门调查,步入三季度,国内饲料产量和销售数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畜禽类特别是肉禽饲料生产增长速度快速提高,猪饲料增长幅度保持较高水平。其中:1、畜禽产品价格快速上涨。8月份我国生猪价格继续快速回升,仔猪价格比7月份上涨2.9%,生猪价格比7月份上涨3.8%,与玉米的猪粮比价已经回升到5.5的水平以上,生猪养殖效益已经明显提高,预计第三季度我国生猪价格持续保持上涨态势。8月份我国鸡蛋价格终于扭转了长达一年的下跌态势,两节到来北方地区鸡蛋价格大幅上涨,而南方地区由于高温天气影响鸡蛋价格保持平稳。2、饲料产销数量增加。8月份我国饲料产量至少比7月份增长10%以上,而9月份我国饲料产销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8月份我国饲料产销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国内饲料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肉类出口前景的逐渐好转以及国内畜禽价格的快速回升。
竞价交易频繁举行,多空因素有所转换近月,东北各省纷纷举行陈粮、陈化粮拍卖活动,其中:9月8日,吉林省举办老粮竞价交易会,51万吨玉米一销而空,玉米最高成交价1140元/吨,最低1030元/吨,平均成交价格1076元/吨,陈玉米拍卖价格高于业内预期;9月16日黑龙江省也将举办粮食竞价交易会。依据往年市场表现,陈粮、陈化粮对市场的影响可谓负面因素较多,然而,随着近两年的陈粮、陈化粮拍卖,市场已经欣然的接受了这种销售方式。作为产区,这为产区企业销售库存拓宽了售粮渠道,减轻了库存压力。作为销区,采购企业可以在公平、公证、公开的情况下得到所需粮源。作为市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了解采购企业的采购意愿,更好的反映市场供求现状,更好的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随着我国玉米市场发展环境的日益改善,拍卖价格不断攀高,在东北几次的竞价交易会上可见一斑。可以说,竞价交易会这种粮食行业新兴的促销泻库方式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其发展初期的利空因素已经逐步淡化,对市场发展的利好因素正在逐步增强。
综合来看,由于以上各方面利好因素的促进,目前东北玉米市场走出了新的发展格局,后期上述因素仍将对市场起到支持作用,市场价格存在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但我们仍看到,中原新玉米的降水外运活动将会逐步增强、东北新玉米即将收获,市场供应数量将大幅增加,市场面临的压力也会逐步升级,这将减弱后期价格上冲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