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5年玉米、大豆进出口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玉米主产国之一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去年国内玉米产量获得大丰收,达到1.32亿吨,今年的产量预计也在1.27亿—1.28亿吨。因去年国内粮食喜获丰收,供应量庞大,为了保障农民利益,国家适时加大了上半年玉米出口配额数量(500万吨,实际已执行约492万吨),大量的恢复性出口拉动了产地和港口的价格,其中大连地区港口平舱价较年初高出近80元/吨,目前稳定在1230元/吨附近。
把握升浪起点 现在机构底部建仓名单
外汇市场直通车 行情,分析,一个也不能少
大豆进口也同样有大的增长,本贸易年度进口已达2115万吨,1-7月进口1500万吨,目前国内港口库存已达300万吨。
二、玉米出口成本核算
玉米出口企业首先要到相关部门申请出口配额,配额一般与中粮、吉粮对外商统一签订的出口合同配套发放。取得配额及出口任务后出口公司可以按照合同要求到农发行融资并采购合格玉米,所采购的粮源需上报当地省粮食局计划处存档,以便出口后到财政和税务部门办理出口退税。今年国家为适当鼓励出口,已将出口退税基数调高,每吨出口玉米可退税143元(前几年一直为111.8元)。货物按时装船后,如无质量问题,可在半月左右收到外汇,并在年底前取得退税款。
出口成本和利润空间的核算(单位:元/吨):
成本:
1.采购:
粮款 1080 (上半年吉林省平均车板价)
2.运输:
铁路运费 80
运输损耗 3
3.装船出口:
港口卸车、装船作业费 30
报关报验、检验检疫费 7
港内损耗 2
4.其他成本:
财务成本 10
各种代理费 20 (包括外销合同、报关行、出口平台等)
铁路杂费 10 (包括一些季节性收费)
各项税费 5
结汇损失 2 (人民币升值造成)
成本总额约在1242
收入:
1.收汇:130美元=1074元人民币 (升值后变成1054元左右)
2.退税:143,回款期在3-6个月
3.地方补贴:60 (仅某些省的部分合同享有此补贴)
收入总额约为:1277
利润约为30元/吨左右
三、大豆进口成本分析
目前,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个产地,由于是转基因产品,因此在流入国内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国家检验检疫部门监督,直到压榨成产品为止。所以进口大豆关键要取得进口批准手续,包括卖方取得进口安全证书,买方取得加工或存放的安全标识使用许可和进口许可证。
大豆的进口价格为CFR到岸价,包括升贴水和期货价格。升贴水其实是大豆在产地的基差、贸易利润和海运费的综合体现,期货价格则根据船期不同按照CBOT的远月豆价为准。因此进口大豆的价格风险主要来自基差、海运费以及CBOT价格的变化。大豆进口一般采取信用证付款,对于信誉较好、贸易关系过硬的买卖方之间也有通过DP方式来结算的。
进口成本和利润空间的核算(单位:元/吨):
成本:
1.进口价格:(以南美大豆为例)
目前升贴水 120
CBOT新豆价格 650
折算进口到港价格约 2295
2.进口缴税:
关税 69
增值税 308
3.其他费用:
保险 3
港口作业 30
融资及财务成本 30
损耗 5
报关报验、检验检疫费 7
4.加工环节:
短途运输 20
加工 120
产品包装 20
成本总额约为:2910元/吨
收入:
1.豆油销售 935 (出油率18.5%,销售5050)
2.豆粕销售 1948 (出粕率79.5%,销售2450)
3.其他磷脂产品 10
收入总额约为:2883元/吨
利润约为-30元/吨左右
四、国际市场玉米、大豆形势和展望
CBOT几乎每年都会在7月底开始炒作天气题材,直到8月底为止,因为此段时间是玉米灌浆和大豆结荚的关键时期。从美国方面的消息看来,目前干旱给玉米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也仅是不如去年而已,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对于大豆而言,目前的降水预报已使得基金有调头的欲望,今年的天气炒作行情可能会到此为止了,下一轮上涨必然是中国和欧盟的需求开始抬头的缘故。
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不大,给进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也不是很严重:玉米出口企业多在升值前收回了外汇,所以损失不大,但终究会减少出口;进口大豆的企业和油厂一般没什么直接损失,但是后买货的油厂成本有所降低,给先买货者带来了不小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