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回顾
一、产区供给仍显偏紧,采购相对集中,玉米价格保持坚挺。
7月份以来产区农户玉米存量继续减少,农户和贸易商惜售心理有所增强,市场供给仍显偏紧状态,收购活动进展滞缓;同时受运输紧张及需求好转的影响,关内及销区玉米市场供需缺口加大,前往东北地区采购的客商越来越多,东北玉米市场主导地位不断增强,而为把握这一销售时机,一些粮库也加快库存玉米的销售力度,市场销售趋向活跃。
1、收购市场:从供给方面来看,7月份以来东北地区大多数农民留存玉米已基本见底,粮源不断减少,市场供给相对不足,据调查,目前东北大部分地区农民玉米存量已降至8%以下;从收购主体来看,目前东北地区国有收储企业玉米轮入工作已经结束,且受降雨天气影响,玉米短途运输受阻,购销企业收购工作已十分艰难,玉米采购主体主要是当地大型玉米深加工、出口企业和一些南方贸易商;从收购价格来看,吉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态势表现较为明显,黑龙江、辽宁地区玉米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其中7月末吉林省内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长春大成公司玉米挂牌收购价格涨至1160元/吨,比7月初上涨10元/吨,公主岭黄龙公司收购价格1100元/吨,比7月初上涨20元/吨;黑龙江省集中在1050-1080元/吨左右,与7月底持平;从市场心态看,农民和粮食部门惜售心理不断增强,用粮企业担心本地玉米外流导致货源进一步减少,采购玉米活动比较活跃。
2、销售市场:从价格上看,7月份以来产区玉米价格一直保持坚挺,其中吉林省玉米车板价在1140-1150元/吨,比6月末上涨20-30元/吨;吉林中部长春地区玉米出库价格在1120元/吨,北部松原、榆树地区出库价格在1110元/吨,南部四平地区出库价格在1120元/吨,比6月末上涨10-20元/吨左右;从需求上看,随着关内产区农户留存玉米不断减少以及销区养殖业的逐渐恢复,关内及销区市场供需出现缺口,用粮企业库存较少,而目前铁路运输相对紧张,南运玉米运输成本有所增加,这也推动了销区玉米价格走高。从出口方面来看,7月份以来出口商为完成前期出口计划,采购意愿较强。虽然人民币升值对玉米出口形势蒙上一层阴影,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尚未对产区市场产生明显消极影响。
二、销区市场到货成本提高,需求增减发生变化,玉米价格涨跌互现。7月上中旬以来,南方销区玉米市场到货量不多,且受运输紧张问题制约,到货玉米成本提高,同时从需求方面来看,随着南方销区气温的不断升高,养殖、饲料企业对玉米需求逐渐得以恢复,虽然增幅不是很大,但一定程度上对玉米价格仍有所促进。另外,用粮企业担心后期价格继续上扬,已经开始适量采购玉米进行补库,市场需求与前期相比出现小幅增长,促动玉米价格小幅上扬。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行情监测显示,福建福州车站东北玉米站台交货价格在1330-1350元/吨,比6月末上涨10元/吨;广东玉米价格小幅反弹,深圳小船板二等玉米交货价格在1310-1320元/吨,与6月末持平;7月下旬,人民币升值消息及四川地区人畜共患疫情,给销区玉米市场带来一定消极影响,致使当地部分饲料企业采购步伐缓慢,玉米需求受到影响,部分地区价格有所下滑。如四川成都地区东北产二等玉米到站价为1330-1340元/吨,比7月中旬下跌了10-20元/吨;乐山地区东北产二等玉米到站价为1320-1330元/吨,比7月中旬下跌了20-30元/吨。
三、利空消息不断传来,港口玉米价格仍高位保持。7月份上中旬以来,南北港口库存相对有限,出口势头强劲,价格继续上涨,其中大连港内二等玉米平仓价涨至1230元/吨,高容重平仓价1250元/吨左右;广东蛇口港内玉米库存已消耗完毕,成交价格上涨到1320元吨;进入7月下旬以来,由于利空因素增加,港内粮商对玉米后市心理预期已发生转变,但目前来看,现货价格维持平稳态势。目前大连港内贸集中平仓价仍在1230-1240元/吨,有个别粮商接的期货玉米在港内叫价为1270元/吨,但询问者较少;广东地由于区玉米到货比较集中,再加上四川地区出现人畜共患的疫情,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消息,均使饲料、养殖业需求转淡,因此饲料企业采购步伐放慢;再加上大多数贸易商多持货观望,因此玉米成交价格也较平稳。现广东蛇口、黄埔港,东北产二等玉米成交报价仍集中在1310-1320元/吨,根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6月份,我国出口玉米192万吨,2005年1-6月份,我国累计出口玉米493万吨,同比增长202.4%。
四、玉米期价全线下跌,中美玉米差价明显缩小。7月份以来,受天气因素影响,全球玉米期货市场全线大幅下跌,芝加哥玉米期货从一年来的高点大幅回落,截止7月31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基准9月玉米合约比一周前收高1.2美元,美湾的二号黄玉米则下跌了0.3美元,阿根廷玉米出口离岸报价下跌3美元,而我国大连玉米期货近期合约也比一周前每吨下跌4.2元/吨。这也使得中美玉米价差明显缩小,美国玉米的出口竞争力相对提高,对我国玉米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八月份国内玉米市场形势展望
进入8月份,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影响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另外四川地区人畜共患疫情的发生也成为市场炒作的题材,一方面人民币升值消息给后期我国玉米出口形势蒙上一层阴影;另一方面疫情的发生再次给饲料养殖业带来了恐慌心理,使原本正在缓慢恢复的饲料、养殖业再次遭受冲击,玉米需求方面转淡,八月份国内玉米市场又将何去何从?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今年的玉米产量问题。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今年的玉米播种面积与上一个年度比略有增加,从目前主产区生长形势来看,吉林地区气候好转降雨减少,日照充足走向正常,由于天气的好转,大部分地区玉米已经孕穗拨节,长势良好,预计吉林今年玉米单产将在6200-6500公斤/公顷之间,总产将达1800万吨左右。对于国内玉米总产量,美国农业部预测中国2005/2006年度玉米产量为1.27亿吨,比上一年度减少0.8%。而从国际谷物理事会7月28日发布的月报来看,中国2005/06年度玉米产量预计为1.28亿吨,和上月预测值持平,但是比2004年的1.30亿吨低了200万吨。由于后期的气候条件目前还难以预测,因此单产的不确定性很大。
二、产区陈粮拍卖压力问题。为保护粮农利益,稳定市场价格,前期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在夏粮收购期间,暂停中央储备小麦的轮出,停止库存粮的集中拍卖,原定的陈化粮拍卖会均延期,不可否认这是国家对稳定粮价所采取的有利措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玉米市场形成利好,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前主产区玉米库存压力仍较突出,目前正值青黄不接时期,国内主产区后期将有大量玉米竞价轮换、拍卖销售,有关部门预计全国竞价销售玉米总量约有800万吨,因此后期陈粮拍卖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
三、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问题。近期人民币升值消息对国内玉米市场影响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虽然从短期来看,玉米价格受打压程度并不明显,但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玉米在亚洲市场的竞争力减弱,目前中国玉米和美国玉米到韩国的价格只有7美元的价差。中国玉米到韩国CNF价格为每吨143.23美元;美国玉米价格为150.23美元。美国墨西哥湾3号黄玉米离岸价由近期高点7月19日的111.8美元/吨下降至7月30日的104.7美元/吨,折算到我国口岸价格为1426元/吨,如果后期国际海运费继续下滑,我国玉米出口竞争力将大大削弱。今年首批出口配额500万吨在7月前就会全部耗尽,如果政府没有发放新的出口计划,我国玉米出口将会在上半年的基础上大幅滑坡。
四、饲料、养殖业受疫情影响问题。近期四川部分地区又出现猪—人链球菌感染疫情,由于人畜共患疫病,已经对人们心理产生一定影响,虽然此病疫与禽流感不同,快速传播途径相对有限,利于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控制和扑灭,但对本就恢复较慢的饲料业和养殖业来说,无疑是又一重创,也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当前国内市场价格的走高。目前销区企业采购积极性已经有所降低,部分玉米价格开始出现回落。国内饲料、养殖业旺季不旺的现象何时改变,值得我们关注。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国内玉米价格强势仍将得以维持,但涨幅相对原来预期已经减小且趋于平稳,不难看到前期市场利多因素正在被市场逐步消化,心理预期也在发生着转变,同时目前我国南方广西、重庆和湖北等部分地区早熟新玉米开始收割、并少量上市,虽然产量低,对国内玉米市场难以形成实质影响,但对市场仍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国内主产区玉米拍卖无疑会进一步对玉米价格形成打压,此外人民币升值及需求仍有阴影存在,在当前相对偏空的市场格局下,预计八月份国内玉米价格继续上涨可能性不大,稳中略有小幅振荡将会是其价格运行的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