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7月份,由于国内新产玉米上市数量有限,而南方销区饲料业和养殖业对玉米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我国玉米现货市场价格处于上涨阶段。尽管在7月底,受人民币升值和四川猪链球菌疫情的影响,抑制了现货玉米价格的涨势,但在秋收前,我国玉米市场仍处于供应偏紧的局面,价格仍将以坚挺为主。
目前对我国玉米现货市场价格起拉动作用的主要因素如下:
首先,东北和华北黄淮产区农民手中余粮有限,惜售心理较强。调查显示,截至7月底,吉林农民手中玉米存有量约为10%,辽宁约为7%-9%,黑龙江约为9%-10%。据吉林市场价格监测显示,河北农民玉米约有10%,河南15%左右,山东5%-8%%,局部地区已基本消耗。另外,国家出台有关政策抑制粮价下跌,国家对陈粮、陈化粮拍卖活动进行限制。随着玉米上市量的缩减,后期国内玉米市场供应量将可能趋紧,价格仍将有上涨的空间。
其次,进入7月份以来,南方销区养殖业逐渐恢复,用粮企业对玉米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采购力度不断增强,价格上涨。
第三,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最新监测,7月份我国玉米收购价小幅上涨。主产区玉米平均收购价为54.37元,比上月上涨2.24%;其中,国有粮食企业玉米平均收购价为54.13元,比上月上涨2.21%,但比上年同期下降13.09%。
第四,今年3月25日铁道部与发改委联合发文,自4月1日起提高铁路粮食运费提高0.47元/吨/公里,致使铁路运输成本增加。进入夏季以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高,用电量超负荷,铁路运输以运煤为主,粮食外运困难。另外,近期铁道部对铁路中转加以限制,一些路段必须采取汽车运输,东北玉米外运成本增加,销区玉米到货量受限,价格出现上涨。
第五,玉米库存减少,将对玉米价格产生一定的支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对2005/06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供需状况作出评估,预计本年度国内玉米产量在1.265亿吨,比上年度下降550万吨,国内新增供给量1.275亿吨,比上年度减少470万吨。国内玉米饲料消费量在8950万吨,比上年度增长200万吨,工业消费量在200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50万吨,国内消费量为1.2705亿吨,比上年度增加465万吨。2005/06年度国内玉米出口数量40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330万吨,国内总消费量增长到1.3105亿吨。因此,本年度新增供给量不低当年消费的增长幅度,仍存有缺口,将动用库存来补充,这对玉米后市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六,我国玉米出口大幅增长。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1-6月份,我国累计出口玉米493万吨,同比增长202.4%。2005年6月份,我国出口玉米192万吨。2005年1-6月份,吉林累计出口玉米181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112万吨。2005年1-6月份,黑龙江累计出口玉米94.2万吨,同比增长8.9倍,占全国玉米出口的19.1%。
第七,世界2005/06年度玉米产量预测值被下调,对我国玉米价格带来潜在支持。
一方面,美国农业部12日公布的7月份全球农产品供需报告利多,该报告将世界2005/06年度玉米库存量预测值下调近700万吨至1.143亿吨。美国2005/06年度玉米产量预测值被下调2亿蒲式耳至107.85亿蒲式耳,2004/05年度玉米产量估计为118.07亿蒲式耳。美国2004/05年度玉米结转库存估计值被下调1亿蒲式耳至21.15亿蒲式耳,2005/06年度玉米库存量预测值被下调3亿蒲式耳至22.40亿蒲式耳。2005/06年度美国玉米价格预计为1.70-2.10美元/蒲式耳,上下两端分别被调高15美分。
另一方面,国际谷物理事会(IGC)28日发布的月报显示,由于6月份以来美国中西部主产区天气干旱,不利玉米生长,玉米单产下降,IGC将美国2005/06年度玉米产量下调至2.73亿吨,比上月的预测值低200万吨。受此影响,IGS预计,世界2005/06年度玉米产量为6.71亿吨,比上月的预测值低200万吨。世界2005/06年度玉米库存调低至1.30亿吨,比上月预测值低500万吨。
目前对我国玉米现货市场价格起抑制作用的主要因素如下:
首先,由于人民币升值,我国玉米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人民银行7月21日发布公告称,自2005年7月21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照此计算,目前我国玉米出口报价为(FOB)130美元/吨,相当于1054.3元/吨,加上出口退税143元/吨,出口成本为1197.3元/吨,比前期增加22元/吨。另外,由于目前美国海湾到日本运费跌至35美元/吨左右,比一周前下跌1-2美元,为两年来的新低。美国玉米到韩国CFR价为138-140美元/吨,而中国玉米FOB报价为135美元/吨。由此可见,出口成本的增加,使我国玉米报价与美国报价的差离缩小,我国玉米出口竞争力减弱。
其次,至今,国家对下半年玉米出口的政策仍未出台。目前北方港口地区玉米出口装船基本处于停滞阶段,后期玉米出口能否保持上半年的势头,目前尚难确定。
第三,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黄淮地区玉米长势良好,玉米产量对价格的拉动作用减弱。
一方面,来自中国玉米市场网的消息显示,目前吉林玉米长势良好,今年吉林玉米播种面积较去年有所增加,抵消了前期恶劣天气对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如果后期天气状况对玉米生长有利,预计吉林今年玉米单产将在6200-6500公斤/公顷之间,总产将达1800万吨左右。
另一方面,河南今年夏玉米播种期间光、温、水条件适宜,玉米苗期长势良好,若后期无扱端气象灾害发生,预计2005年河南省夏玉米产量与近5年平均值大体持平。
如果8月份国内玉米主产区天气状况良好,业内人士预计今年我国玉米产量将不会出现减产,产量有望达到1.30-1.32亿吨。但后期天气状况还存在不确定性,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可小视。
第四,四川猪链球菌使玉米消费受阻。农业部25日表示,近期,四川省资阳市雁江、简阳、乐至等县(市、区)和内江市资中县发生生猪疫情。截至7月25日,死亡生猪469头,山羊1只。据四川省卫生厅报告,截至8月3日12时,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206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3例,临床诊断122例,疑似41例。这些病例中,治愈出院26例,病危18例,死亡38例。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近日接到一宗本地猪链球菌感染的报告。
由于人畜共患疫病,近期四川饲料业和养殖业对玉米需求减少,企业采购积极性降低,当地玉米价格出现回落。
综上所述,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和四川猪链球菌疫情对玉米价格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价格的涨幅。但此次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小,对玉米现货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而猪链球菌疫情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根治,对南方养殖业的影响只是暂时的。秋收前,我国玉米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难以改观,随着养殖业和饲料业对玉米需求的不断增长,后市玉米现货价格仍将坚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