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价下跌削弱出口竞争力
国际海运费价格的下跌增强了美国谷物在亚洲市场的竞争力,相比之下我国玉米出口竞争力有所减弱。据了解,目前美国海湾—日本指标航线上现代巴拿马型船的费率估计在35美元/吨左右,较之前下跌1到2美元,为2003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美国玉米到韩国的CNF价格只有138到140美元,而中国玉米的FOB报价就达到135美元。事实上,目前美国玉米到亚洲的CNF价格已经低于我国玉米的FOB报价。
此外,韩国买家还抱怨我国玉米质量,提出要在到货港进行检验后再付款,但是供货商拒绝加入这一条款,这也使得近期我国玉米出口步伐放慢。
四川疫情打压后市行情
由于饲料用玉米的消费占到玉米消费总量的70%以上,因此四川的猪链球菌疫情肯定会影响到国内动物饲料需求和猪肉消费。目前,四川政府已经停止向香港出口冻猪肉。而猪链球菌疫情给养殖业造成的恐慌心理,也使粮商对玉米后市的心理预期发生转变。
就大连港口现状来说,目前内贸集中平仓价仍在1230元至1240元/吨,但询问者较少;出口玉米数量明显少于上个月,港内库存较少,已有相当一部分粮商来产地寻找粮源。
出口速度明显减缓
今年上半年玉米出口旺盛、玉米价格走强,是基于国家对出口补贴的调整激发了出口商的积极性。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我国出口玉米192万吨,较5月份增长了151%,今年1至6月份我国出口玉米49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02%,6月份国内玉米出口量较前期增幅较为明显,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
因为按照目前的出口速度,国家今年首批出口配额300万吨,并根据出口执行进度随时追加出口额度。市场人士普遍预计目前已经签单但还未起运的数量在70万到80万吨之间,按常规计算,也就是1个月的出口量。而如果国家不发放新的出口配额,则很可能引起出口的短暂停顿。从7月的装船数据看,截止到7月25日,装船量仅368000吨,已经明显降低。
人民币升值影响待观
人民币升值后,外币表示的农产品价格出现上涨,我国玉米出口成本将相对提高,与美国或南美玉米价差将明显缩小,相对压抑了国内玉米出口的竞争力。诸如韩国等东南亚的一些进口国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会更愿意购买质量较好的美国玉米。
另外,国内出口商即使获得出口退税补贴,获得的利润也变得有限,大大削减了出口商的兴趣,因此玉米出口将变得困难。
但农业部信息中心的徐伟平表示,尽管理论上人民币升值会造成出口价格上涨,不利于出口,但是由于汇率波动幅度不大,所以目前的实际影响有限。由于我国现在主要是履行原有的合同,而新的出口配额仍未发放,因此短期内对出口的影响不会立即显现。但长期来说,人民币升值以及继续升值的可能,会给我国玉米出口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对国外玉米构成潜在的支持。
对于未来玉米出口的形势,业内人将更多地关注于玉米第二批出口配额发放后的签单速度和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