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农业进入对外开放新阶段
2005年开始,中国农业在加入WTO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基本结束,进入WTO“后过渡期”,中国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过渡期的结束,意味着中国农业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一,农产品关税降至承诺的终点,即由加入WTO前2001年的23.2%,经过2002-2004年三年削减后,降至2005年的15.35%。远远低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水平,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总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见表一)
(表一)主要国家农产品约束关税率(%)
资料来源:WTO
第二,自2004年起,粮食等重点农产品的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已经达到最高点,2005年之后将继续维持这样的高水平。如小麦963.6万吨,玉米720万吨,食糖194.5万吨,棉花89.4万吨。除小麦继续保持90%的国营贸易比例外,其他农产品的国营贸易比例将逐步缩小。2005年取消羊毛和毛条的进口指定经营制度。2006年取消豆油、棕搁油、菜籽油进口的关税配额管理,实行9%的单一关税管理(见表二)。
(表二)中国农产品关税配额:2004年
注:2006年取消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进口的关税配额管理,实行9%的单一关税管理。2005年取消羊毛和毛条的进口指定经营制度。
资料来源:前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加入WTO法律文件》,2001年。
第三,中国承诺自加入WTO起,取消了农产品出口补贴,承诺将国内支持中的黄箱补贴上限约束在8.5%,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二、农业后过渡期的可能影响分析
程国强分析,农业面对的国际竞争压力将全面提升。尤其是中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出现逆转;发达国家对农业高补贴、高保护所形成的不公平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在短期内也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和挑战是长期的,在后过渡期将逐步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
农产品进口压力日益加大。从2005年开始,中国粮食进口关税配额数量每年将达2216万吨,占商品量的15%。按中国粮食口径,将配额折成原粮(包括将豆油配额折成大豆),则粮食进口配额数量达4107万吨,相当于国内粮食消费总量的8%-9%(这还不包括大豆进口,2004年进口达2023万吨)。如果全部进口到国内市场,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是将超出中国1996年提出的95%粮食自给率目标;二是在2004年以来国内粮食供需紧平衡、高价位,对种粮农民有利的形势下,粮食进口将打压国内价格,直接损害种粮农民利益,不利于国内粮食增产;三是影响中央各项支农政策效应的发挥,尤其会抵消现有粮食生产扶持措施的积极作用。2006年中国取消植物油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对国内大豆、油菜籽、花生等的生产和加工行业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成为常态。过渡期三年来,大豆进口增长较快,配额农产品如棉花、食糖、羊毛、棕榈油等进口较多,配额使用率较高(20%-70%不等),今后进口仍将呈扩大趋势。尤其是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口达280.3亿美元,首次出现农产品贸易逆差(46.4亿美元)。根据我国农产品供需结构和农业资源禀赋特征,根据程国强判断,今后我国农产品贸易将呈大进大出趋势,贸易逆差有可能成为常态,这是今后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一个潜在因素。
国际市场风险防范和管理的难度加大。随着各个领域全面对外开放,中国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风险挑战,防范和化解的难度日益增大。国际农产品市场风险尤为复杂。如2004年4月底国际大豆市场价格急剧波动,市场风险通过跨国公司的营销链条迅速传递到国内市场,导致国内大豆压榨企业全面亏损,初步估计损失达50亿元。
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日趋复杂。中国将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特殊保障条款等将成为今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壁垒,“舆论壁垒”等新型壁垒也呈上升之势。发达国家继续对农业提供巨额补贴,国际农产品贸易被严重扭曲,多哈谈判建立国际农业贸易新规则和新秩序步履维艰。
三、今后我国农业的挑战和问题
从现在起的今后若干年,中国处在人均GDP从1000-3000美元的发展新阶段,将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这既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类矛盾凸现的挑战期。程国强称,在这一关键时期,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继续发挥农业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中国对战略机遇的把握,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但是,中国农业目前仍然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远没有根本解决,中国农业发展仍将面临严峻的压力和挑战:
人口和食物消费需求增长的压力与日俱增。2004年底中国人口为13亿,预计到2010年达到13.45亿。按照目前的粮食消费结构和需求总量测算,到2010年,粮食年需求量至少为5亿吨。目前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4.7亿吨,要想在今后5年内使农业恢复到5亿吨的生产能力,在物质和技术条件上都存在较大的难度。如何保障规模巨大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今后中国农业不能回避的战略问题。
农业资源刚性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目前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3%。从长期看,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耕地资源紧张的矛盾将始终存在。人均水资源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干旱和严重缺水已经成为制约西北、华北和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瓶颈。今后农业资源紧张的矛盾对农业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突出,直接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
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短期内难以提高。在日益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趋势下,中国农业在技术进步、产品质量和整体竞争力与主要农产品贸易国的差距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农业投资投入不足,农村资金短缺,生产要素持续外流,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政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将难以在根本上改变,因此在短期内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的难度较大。这也决定了在世界农业竞争格局中,中国农业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
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矛盾开始凸现。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长期积累的城乡二元结构中的一些深层矛盾开始显现: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与城市的面貌反差强烈;城乡之间各种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形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农民就业增收渠道难以拓宽。从根本上改变影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