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区气候异常 减产已成定局
春季播种以来,玉米主产区吉林省就遇到了“低温多雨寡照”的天气,不仅造成玉米播种推迟一周左右的时间,还造成5.12万亩农田出现粉种现象,而且这些受灾地块主要集中在吉林省中部产粮区,一些地块不得不改种其他作物。春季的恶劣天气给国内玉米市场一个“偏紧”的信号。
自玉米出苗以来,吉林省不断遭受洪涝灾害、冰雹的侵袭,吉林省6月份只有一天没有下雨,大范围持续降雨及局地暴雨已经造成大面积的洪涝灾害,近百万公顷的农田受灾,其中大多数面积为玉米,然而吉林省降雨集中的时间应该是7月中旬到8月中旬,已经有部分地方官员认为吉林省粮食减产在所难免。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赵成说,仅在6月中旬吉林省就出现了连续降雨天气,而且多局地暴雨,全省平均降雨量为53.4毫米,比历年同期均值的31.8毫米多67.9%,比去年同期的20.7毫米多158%,受局部暴雨影响,吉林省有江源、磐石、榆树等14个县(市、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据初步统计全省14个县市59个乡镇受灾,农田受灾面积95.6万公顷,成灾面积5.47万公顷,绝收面积2.35万公顷。
吉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农业气象专家马树庆说,吉林省进入春季以来降雨一直处于偏多趋势,农田土壤水分大部分处于饱和状态,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了洪涝灾害,由于土壤水分饱和,大部分农作物苗情不是太好,由于扎根较浅造成青苗较弱,已经影响今年的粮食产量。
黑龙江省降雨量已超出历史同期1-3倍,目前大部分地区土壤已基本饱和,如再遇强降雨,极易产生较大径流,造成洪涝灾害。后期天气状况是否会持续有利不禁令人担忧,再加上播种期的推后,导致玉米生长周期的延长,如遇早霜天气的出现,将造成玉米单产的下降。因此,现在看对后期东北玉米的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这将对玉米市场价格的走强产生影响。
与东北地区多雨相反,南方的一些主产区出现了少见的干旱、高温的天气,对正在生长期的玉米产生了一定影响。河南省农调队近日对洛阳市、卢氏县、灵宝市、邓州市等地调查表明,麦收以后,部分地方降水偏少,持续高温,旱情发展,致使夏播受阻,已出苗的秋作物生长受到影响。有关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近期关内地区持续出现高温晴热天气,土壤墒情因此呈现快速下降局面,这加重了该地区干旱状况,并对关内玉米出苗进度构成很大影响,其中河南地区受影响程度较大。近日华北地区开始出现降雨过程,未来三天降雨过程将扩大至华北黄淮大部地区,这将有利于缓解该地区日益严重的旱情,关内地区玉米出苗生长进程有望因此得以加快。
但据记者了解,虽然目前的降雨对前期干旱情况有所缓解,但已经对新玉米的单产造成影响:第一是播种延期。据了解,山东、河北等地由于出现了连续46天的高湿干旱气候,导致绝大多数地区麦收结束后无法播种玉米,播种较往年延迟。第二已播种玉米出苗受到很大影响。由于长期干旱导致许多地区出苗率低下,一些已经出苗的地区也因干旱出现苗情枯死。出苗的优良率下降,有些地区需要大面积重种。第三是干旱天气可能还将延续。据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河北南部、黄淮西部和南部、汉水流域等地将有35-37度、局部地区38-39度的高温闷热天气。
--需求、出口持续回暖 提振玉米市场看涨信心
随着灾害性天气的不断延续,目前玉米消费市场出现了回暖迹象。吉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对6月27日到7月3日的玉米行情分析认为,随着国内禽流感、口蹄疫的有效控制和消除,国内养殖业的恢复将会加快,必然带动饲料消费快速增长,还有销区库存玉米的逐步下降,必将增大对玉米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大采购力度,使玉米市场价格上涨的动力有所增强。如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禽蛋价格出现不同幅度上涨,生猪价格也已止跌企稳,养殖户增补栏的积极性有所增强,特别是7、8月份,畜禽将进入快速生长期,饲料消耗将明显增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内玉米消费走出低谷,从而提振玉米价格。
供给不仅能反映当前玉米供应逐渐偏紧的现状,也渐渐体现出了今年秋粮产量趋向下降的前景。玉米市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涨看山东,落看广东”,从目前国内饲料企业内了解,当前,国内饲料生长正处于回复上涨的行情,国内养殖市场的回复性增长将决定后期玉米需求会出现阶段性上扬的态势,近期山东地区玉米收购价格出现小幅度的上涨行情,当前,而需求的上涨将决定近期当地玉米价格将有走强的可能。
据了解,目前国内玉米货源供给正在发生变化,东北产区玉米主导地位逐步显现。目前国内黄淮地区玉米消费殆尽,不能满足当地对玉米的需求,玉米加工企业采购开始转向东北。另外,国内销区向东北采购也呈扩大的趋势。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东北玉米将成为国内玉米消费供应的主角,将促使玉米市场活跃,有进一步推动玉米价格上行的态势。
另外出口也是推动玉米市场向好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国家对玉米的出口实行扶持政策,使今年国内玉米出口势态良好,对价格产生利好影响。尽管近期出口速度有所放慢,但前期出口数量比上年同期有大幅提升。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我国玉米出口77万吨,1-5月份累计出口玉米301万吨,比去年同期提高105.5%。这对推动国内玉米市场的活跃和支撑价格利好将起到一定作用。
玉米库存的减少,也对玉米价格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对2005/06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供需状况作出评估,预计本年度国内玉米产量在1.265亿吨,比上年度下降550万吨,进口数量100万吨,比上年度增长80万吨,国内新增供给量1.275亿吨,比上年度减少470万吨。国内玉米饲料消费量在8950万吨,比上年度增长200万吨,工业消费量在200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50万吨,国内消费量为1.2705亿吨,比上年度增加465万吨。2005/06年度国内玉米出口数量40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330万吨,国内总消费量增长到1.3105亿吨。因此,本年度新增供给量不低当年消费的增长幅度,仍存有缺口,将动用库存来补充,这对玉米后市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产区“内部消化”能力增强 玉米市场供应产生影响
粮食主产区纷纷加快深加工的步伐,逐步加大对玉米原粮的本省消化能力。吉林省为推动玉米产业的发展今年首次设立5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贷款贴息,今后3年内这个数字将要增加到2亿元,以此带动100亿元的投资,由于玉米深加工产品乙醇汽油、建材等产品市场非常看好,不出五年,吉林省每年1000多万吨的玉米几乎不够本省加工了。另外今年下半年安徽、黑龙江生产的乙醇汽油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以及酒精、赖氨酸的生产仍有增长的趋势,因而对玉米需求也会有所增加。预计今年国内工业转化用粮增加500万吨,达到2000万吨左右。这将对玉米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持。
日前吉林省规划了占地41.9平方公里玉米工业区。根据规划,到2015年,长春玉米工业区将建成全球第一个以玉米为原料的合成纤维、生态塑料、工程塑料的生产和加工中心,最终形成年玉米加工量为800万吨,工业产值达到800亿元至1000亿元的工业区。
市场变化就像天气变化一样扑朔迷离,铁路运输紧张以及运费上涨的情况也没有得到更好的解决,也是影响玉米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东北部分地区发往关内的铁路车皮费出现上涨,车皮中转也不再直接转运,必须重新装车发运,加上东北地区对超载实行更加严格的检查,运输紧张将直接作用于玉米价格。
总之,阴雨连绵的北方与干旱晴热的南方地区虽然只是地域、气候的差异,但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却是一个共同的作用,恶劣天气的影响已经给玉米产量蒙上一层阴影,另外随着玉米消费市场不断升温,也对玉米今后价格持续上扬带来利好因素。因此今后玉米价格走势将出现一个稳中上扬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