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独家视点 » 正文

天气不是农产品期货的指挥棒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7-04  
     6月中旬以来,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强暴雨袭击,造成严重灾害。据民政部统计,截至6月23日16时,这些地区共有1668.4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3.1亿元。更早些时候,北京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冰雹。

    就在中国发生大面积洪灾之时,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市场——美国CBOT各市场黄豆期货出现大幅上涨走势,0507合约刷新了前期历史高点;大洋彼岸的热度显然感染了大商所农产品期货,连豆0509合约也发力冲击前期历史高点。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及国际主要农产品期货价格大幅上涨,许多市场人士作恍然大悟状,认定不仅目前的暴涨行情是坏天气作祟,而且未来行情也将决定于天气变化。不过也有人认为天气因素被过分炒作,因此对这轮行情会走多远表示怀疑。

    农产品期货有待补涨事实上,国际市场一些商品基金对农产品期货早已虎视眈眈,做多行情的念头久已有之,在原油、金属等其他大宗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之后,这种想法愈加强烈。

    目前,国际原油期货和铜期货价格再次上涨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这些商品的牛市行情是否接近尾声难有定论,不过将它们与农产品比较,不难看出商品基金的主战场何在。投机方向变化。

    高盛商品分类指数显示,过去5年中能源商品指数上涨102%,工业基础材料指数上涨64%,而大宗农产品指数仅上涨23%。

    不可否认,在一个以工业发展带动世界经济增长并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投资工业原料是商品基金的首选,农产品次要得多。因为工业原料和宏观经济的联系更密切,与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比较,工业原料价格的波动具有较多确定性,非常符合大机构追求分析的确切性要求,而不会像农产品那样“靠天吃饭”。

    不过,工业原料期货大幅上涨既是商品基金大举介入的结果,其上涨幅度之大也使得未来获利空间相当有限。寻找另一个目标成为必然,大宗农产品期货就是选择之一。过去5年农产品价格上涨有限,为商品基金追求盈利预留了广阔空间。

    尽管今年以来原油及铜期货价格仍然创新高,但与CBOT黄豆期货比较其上涨幅度很有限。铜期货价格上涨幅度仅10%左右,同期黄豆期货则上涨50%。种种迹象表明,2005年可能会成为农产品期货年,而天气异常更是为行情火上浇油。

    天气因素不宜夸大既然商品基金选择农产品期货进行投机,天气因素必然会被借题发挥,因为商品基金的大举杀入,使得天气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进一步强化。要准确理解近期走势,不能不考虑国际商品基金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对2005年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的基本判断。天气之外的其他因素对于商品基金参与农产品的时机选择也很重要。

    事实上,今年农产品价格回升的首要因素不是天气,而是因为农民的心理预期变化及生产计划出现调整。

    以大豆为例,最近年度的生产计划是根据2004年上半年市场价格制定的,当时期货价格不论国内还是国际皆到达历史高点,中国大豆期货价格最高达到4000元/吨。较高的价格水平吊起了农民的胃口,也加大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随着供给增加的预期逐渐变为事实,2004年下半年大豆大幅下跌,跌幅远远超出农民心理承受能力,惜售成为这一阶段农民的普遍心理。在于大豆消费企业僵持了相当的长时间之后,为避免不必要损失,以美国和中国为代表,多数农民调整了大豆种植面积,尽管减产幅度不大,但却表示了不愿看到大豆价格继续低迷的坚决态度,这对2005年市场价格止跌回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这为商品基金做多农产品提供了主要理由,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重要因素也被重点考虑:需求、库存、天气和市场预期。

    以中国为例,近几年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消费基本上以1%的幅度增长。面对消费持续增长,粮食供给始终不能满足完全自给。来自中国国家粮食局的消息:2004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粮食增幅历史最大,但当年产需仍存在400多亿斤缺口。供应缺口的存在持续消耗国家粮食库存水平,业已存在的供需失衡状况很难改观。据预测,2005年中国粮食产需缺口仍达到500多亿斤。

    在诸多大宗农产品中中国的大豆消费增长相当大。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2005年10月到2006年9月份,中国大豆需要进口2700万吨,同比增幅为18%,大豆市场供需矛盾相比其他品种就更加突出。库存变化是供需状况的晴雨表,今年以来国际大豆库存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库存已降至年内低点。

    基金借题发挥增长相对刚性及供给弹性相结合所显示出的供需特点使得农产品期货有别于工业原料,这个特点使得农产品期货分析更加重视供应变化,而天气等不可测因素的存在使得分析的难度加大,影响了商品基金参与的热情。

    农产品供应弹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民的生产计划,另一方面是天气等农作物生长的客观环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从主观愿望来看,生产商急切盼望大豆价格上涨,他们通过惜售和减产来施加影响,但最终是否如愿还得看天气状况。

    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生产计划可以决定的内容,也有计划不能决定的,例如天气。

    今年以来,天气对部分农产品的生长十分不利,从已经收割的小麦就能看到这种影响。从收获情况看,中国华北地区由于受前期冻害和病虫害影响,小麦单产不如上一年度,加上收获期多次遇到大雨和暴雨影响,出现了明显的减产。现在南美大豆已经收获,中美大豆完成大部分种植,但受到不利天气影响,产量也不容乐观,基于种植面积下调及单产减少的判断,美国农产部近期调低了大豆产量预测,认为该年度美国大豆产量同比将下降近8个百分点,同时认为中国大豆产量将下降100万吨(上一年度产量1800万吨)。

    就大豆市场而言,如果没有计划性减产,天气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仍然存在,但计划性减产的存在使得天气影响显得更为突出,它无疑加强了商品基金看涨未来农产品价格的信心,也拓展了人们关于未来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想象空间。

    由于中美大豆仍处于生长期,天气对大豆产量质量的影响仍然会延续。有专家认为,已经发生的天气现象属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前兆,也许这只是夸大其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今年不利的天气影响已经存在并将继续存在,它仍将影响农产品期货的走势演变。

    总之,要准确理解今年农产品期货行情,仅从天气因素考虑远远不够,不能认为农业品价格涨跌完全取决于天气变化,商品基金也不会把赌注尽数押在天气好坏上。

    农产品价格走势变化决定因素有很多,减产预期触发看涨心理、中国粮食供需总量存在缺口等是重要基础。

    商品基金操作手法以中长线为主,目标是稳定利润,单纯压宝在天气上,不是商品基金的风格,也难于实现商品基金的获利要求。

    近日中国的异常天气触发国际大豆价格上涨,其实是商品基金借利多推动价格上涨实现自己获利要求的表现,对正在到来的行情,商品基金准备了很久也很充分。因此,我们可以把近日天气影响下的上涨行情视为市场预言自我实现的经典模式。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