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涝害对玉米的影响及防治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6-29  
     近日,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由于长时间的持续阴雨,造成低地积水,也有个别地方由于遭受大暴雨的袭击,造成江河水位陡涨,淹没农田。许多农民打来电话询问遭受涝害的玉米怎么办 涝害能对玉米产量影响多大 为了解决农民心中的疑惑,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所的曹靖生。

      据曹靖生介绍,玉米是需水量较多而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持水量80%以上时,玉米就发育不良,尤其是在玉米幼苗期间,表现更为明显。水分过多的危害,主要是由于土壤空隙为水饱和,形成缺氧环境,根的呼吸困难,使水分和营养物质吸收受到障碍。同时,在缺氧条件下,一些有毒的还原物质如硫化氢、氨等直接毒害根部,促使玉米根的死亡。所以在玉米生育后期,在高温多雨条件下,根部常因缺氧而窒息坏死,造成生活力迅速衰退,甚至植株全株死亡,严重影响了产量的提高。玉米种子萌发后,涝害发生的越早,受害越严重,淹水时间越长受害越重。一般淹水1天要减少8%,淹水4天减产22%,淹水8天减少45%,淹水越深减产越重,玉米在苗期淹水3天,当淹到株高一半时,单株干重降低5%~8%,只露出叶尖时单株干重降低26%,将植株全部淹没3天,植株会死亡。

      怎样才能减轻涝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曹靖生介绍:第一,可以实行台田垄作,即低洼地区可以做垄建台;第二,加强中耕散墒,田间积水排除后,应及时中耕以散失土壤中多余的水分;第三,增施肥料,涝害发生后,应及时追施少量速效氮肥或施多效唑、6—BA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以帮助玉米尽快恢复生长;第四,要注意病虫害,涝害发生后,田间温度低,湿度大,给玉米大斑病等疾病发生流行提供了条件,此外也容易发生蝗虫等虫害,所以应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另外对常发生涝害的地块要实行深耕,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减轻土壤渍水力,是减轻涝害的有效措施。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