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中国玉米出口增势将放缓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6-07  
     “目前玉米出口的增长形势较为突出,但未来这种态势会趋于放缓,”农业部信息中心分析师徐伟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我国玉米产量大幅增加,国家对玉米出口也实行了一系列有力的扶持政策,使今年玉米出口市场渐渐呈现回暖迹象。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1-4月份,我国累计出口玉米225万吨,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10万吨,同比增长1.2倍。

    对于增长“1.2倍”,这个夺人眼球的数字,徐伟平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徐伟平表示,尽管今年前4月我国玉米出口同比呈现大幅增长,但那是在2004年玉米出口极度萎缩的前提下的同比增长。众所周知,2003年我国玉米出口达到1638.9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玉米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玉米大批量出口,加上国内玉米连年产不足需导致当年库存大幅度减少。因此,2004年起国家对玉米进出口政策做出调整,首先将玉米出口配额调减到300万吨,使得2004年玉米出口大幅下降。在此情况下,今年前4个月出口同比“激增”就不足为奇了。另外,今年国家对玉米出口给予政策扶持,激发了出口商的积极性,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主导了玉米前期的出口形势。

    徐伟平告诉记者,今年玉米的出口形势还是不错的,但在国内外共同因素影响下,价格因素将影响未来玉米的出口形势,我国玉米的出口数量将趋减,保持在每月40万吨左右的出口数额。这种态势已在4月份的出口中有所体现。海关统计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出口玉米53万吨,低于今年3月份的100万吨,同比增长6.3倍,但比上月减少52%。

    我国玉米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价格优势,但由于今年国际市场上玉米产量增幅大于需求增幅,使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趋于下降,对玉米需求疲软,将使我国玉米出口的增长势头有所减弱。加上近期国际油价出现回调,导致国际海运费走低,使我国玉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减弱。

    另外,目前国内玉米价格下降空间有限,国内外价差较小,综合因素使得我国玉米出口利润降低,将促使国内贸易商玉米出口签约量减少。

    据徐伟平介绍,目前阿根廷玉米新季玉米丰收上市,出口形势利好,进一步冲击了我国玉米的出口市场。

    对于今年全年玉米出口总量的预计,徐伟平认为可能会达到800万吨的水平,超过800万吨的话就会影响到国内的供求平衡。她认为,如果出口量超过800万吨,甚至达到1000万吨的话,国内的玉米节余量将耗尽,可能会导致市场朝供不应求的方向转变。从实际情况来看,玉米出口量超过800万吨的可能性很小。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