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玉米市场表面上保持着一种平稳向上的发展态势、东北玉米收购价格提高,吉林省长春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为每500克0.52~0.55元(水分14%),较前期提高0.02~0.04元。玉米出库报价也相应提升,吉林地区平均车板成交价为每吨1100元,上涨20元;港口地区玉米价格由于出口外运的拉动效应出 现上涨,大连港口平舱价由前期的1180元/吨上涨至1200亓/吨;南方销区价格平稳震荡,广西市场中等玉米车站成交价格为1320~1340元/吨,市场批发价格为1350-1400元/吨,保持平稳。
背景分析
一、“北粮南运”的玉米流通格局短期内不会放变,季节性促进固素仍然存在
种种迹象表明,虽然我国粮食流通中运行多年的“北粮南运”格局目前已开始被打破,但专家预测的“南进北出”的“主流”格局的正式形成尚待时日。短期内仍会以“北粮南运”格局为主,这主要是基于我国玉米的现有状况,据统计数据显示,长江以北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7%左右,而销量只占全国的50%;长江以南玉米产量只占全国总产的23%,粮食需求的一半必须通过”北粮南运”来满足。受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玉米进口配额发放的影响,东北玉米外销陷入困境,市场交易平淡,然而从目前我国的进口配额发放情况来看,进口玉米很难涌入我国市场,这主要是国内供求关系决定的。可以说,短期内传统的玉米流通格局仍会维系,“南进北出”的流通格局只是一个发展发向。
二、年初我国玉米出口形势良好,后期出口活动有望继续 今年,我国的玉米出口政策有所改变,一方面增加了玉米的出口配额,同时补贴金额也有所增加。目前首批玉米出口配额也已发放,配额总量为300万吨,其中吉林省150万吨,黑龙江省,35万吨,辽宁省18万吨,内蒙古26万吨;出口退税金额提高至143元,较上年提升32元,并且免征出口玉米的铁路建设基金23元,地方补贴金额为70~100元不等。
后期的配额将视玉米出口的执行进度来随时发放,全年出口配额预计将提升至800万吨。据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在3月份出口玉米11.1万吨,前3个月共出口玉米172万吨,1~3月份玉米出口同比增长66.2%。2005年我国玉米出口形势将会随着出口政策的变化而再度看好。分析人士预期,新年度我国玉米出口数量有望达到甚至超过600万吨,出口形势的预期看好对国内市场将会形成有力的推动作用。
市场反映,根据近月我国玉米出口市场的表现,以及国内玉米市场现行的流通格局形势,分析得出,前者出口形势看好,而后者由于旧有的粮食流通体制短期内很难改变,季节性因素在当前仍会起到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对我国未来玉米进口数量趋增的心理预期,也由于种种原因而趋弱。受以上因素影响,在国内玉米市场状况不断明朗后,销区用粮企业的戒备心理将会有所减退,采购数量也会因生产所需逐步增加,因此,东北玉米的外运数量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 增加,并且在铁路运费提高后,东北 至南方的运费将会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后期玉米价格稳步上涨做出了铺垫。
本质透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后期玉米价格的全线回暖,主要是以产区为发生点,以对市场过分的
预期利好为炒作点,由此而引发的对价格上涨的预期,产区仅仅停留于对常年季节性价格回涨的预期,过好地估计了“市”态的发展,而急于获利的心理又促进了产区收储企业提高报价,增强惜售心理,归结起来看,后市国内玉米价格很难出现大涨行情,主要基于以下因素考虑:
首先,东北玉米销售现状令人担忧。受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变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玉米进口配额的双重压力,东北玉米在南方的销路越来越不顺畅。近些年,南方地区在种植结构调整中不断增加玉米面积,加上国外高质、低价玉米对我国南方市场“垂涎三尺”。水分含量大;种植和运输成本都较高的东北玉米的“南行之路”越走越难。东北三省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最高达660亿公斤,商品量约占全国的40%。但近年来,东北商品粮中的外销份额从过去的40%降至不足20%,东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差的问题愈发突出,业内所称的“新东北现象”令人焦心。
其次,采购企业观望心理依然较重。常年临近5月时,玉米市场需求将进入一个高峰期,然而目前却未有任何迹象表明季节性消费高峰期的来临,南方销区采购企业仍保持一种观望心理,并不急于购入过多库存。这主要是基于:1.饲料消费近显疲软,需求数量不增反减,加工企业无利可图,难以筹措资金入市采购;2.拍卖活动阶段性举行,竞拍价格明显低于现行市场价格,数量也显巨大,企业“静”式而“观”的经营意向较为浓厚;3.季节性因素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带动市场回暖,企业“买涨不买跌”的固有心理表现明显,不急于采购;4.铁路运费调高,市场价格重新定位,延长了企业入市采购的时间。受受各方因素影响,南方销区企业持币待观气氛较为浓厚,而产区虽在预期利好的情况下提高出库报价,但市场实际交易量并未出现明显增加。
由此可见,目前产区市场玉米价格上扬,虽有其实质性推动因素(玉米水分下降,收购价格提高),但其中因心理预期而产生的价格上涨水分,想必我们也可以从现实中得以感 悟,后期玉米市场的影响因素,天气状况将是一个焦点;干旱的天气会增添业内对产量下降的预期,对市场形成支持,而干旱气候的缓解,则降低这一支持力度。就此来看,2005年“平稳”将是我国玉米市场发展的主基调,短期内产销区的僵持状态仍会持续,预期价格波动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