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来,大连玉米探底回升。CBOT玉米低位区域性振荡整理后,展开技术性反弹走势,之后又演绎成阶段性回落走势。笔者分析认为,国内外玉米市场季节性供应压力逐渐被消化,消费需求趋于旺盛,玉米价格短线将走出振荡下行、下探底部行情,中期则有望止跌企稳,并演绎阶段性回升行情。
美元汇率持续贬值
去年下半年,美元指数陷于区域性振荡整理走势,但在2004年9月突破整理形态,并向下运行,呈单边持续下跌走势,而短线技术性反弹未能扭转中长期下跌趋势,由此说明美元汇率尚处于持续大幅贬值趋势中。
美元汇率下跌提振美盘玉米
多种原因导致美元汇率持续单边下跌,并对CBOT玉米中长期走势构成利多。
其一,美国经济数据持续疲软。较长一段时期,美国就业数据、领先指标、消费者信心等重要经济指标均呈疲软态势,显示美国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其中美国贸易赤字居高不下,并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同时经常性项目赤字不断扩大。据美国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04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为4130亿美元,明显超过上年度的3770亿美元,且增幅达9.5%。此巨额财政赤字,不仅导致美国财政收支严重失衡,使美国经济缺乏财政资金支持,而且导致美国投资环境恶化,难以吸引国际资本,致使国际资本不断流失,资产净流入水平处于缩减状态。其二,美国货币政策出现变化。其包括货币汇率和利率政策,究竟是执行强势美元政策,还是推行弱势美元政策,均有待明朗。因此,美国货币政策不仅逐渐成为决定美元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还引发国际资金为回避美元汇率出现剧烈波动,选择抛售美元,致使美元汇率下跌。其三,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对美元汇率走势产生利空作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对美国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如果美国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则影响到美国刚刚启动的加息周期,甚至可能导致美联储不再加息,而如果市场对美元加息预期弱化,则对美元汇率走势产生压制作用。由于美元汇率不断贬值,导致美国玉米出口竞争能力显著增强,由此对包括玉米在内的大宗农产品价格中长期的走势构成利多作用。
供求关系主导玉米走势
玉米作为一个成熟的交易品种,其具有诸多影响因素,而供需关系无疑是影响玉米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还有经济形势、生产成本、进出口政策、基金交易方向、相关货币汇率变化、周边金融市场、其他相关大宗商品等诸多因素。其中货币汇率仅是影响玉米价格走势的一个因素,事实上,相对于玉米供需关系而言,货币(美元)汇率虽然是决定商品(玉米)内在价值的重要因素,但却并非影响玉米走势的主要因素,而仅为影响玉米走势的次要因素。在目前玉米供需关系中,由于玉米产量不断扩大,导致供需缺口逐渐缩减,供需关系向利空方向转换。因此,虽然美元汇率处于跌势中,对玉米有利多作用,但美元汇率对玉米价格的利多作用难以抵消供需关系对玉米价格的利空作用,由此虽然美元汇率下跌,但玉米价格却难以持续上涨走势。
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坚挺利空CBOT玉米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回落幅度小,且在50—60美元/桶高位振荡整理,致使海运费坚挺。同时冬季船运活动更频繁,由此导致国际大洋船运费上涨,而且美国至亚洲韩国等地运输费用提高,同时随着国内出口玉米价格下跌,国内至韩国的运输费比美国至韩国的运输费用大幅贴水10—20美元/吨,由此导致美国向韩国出口玉米遇阻,韩国玉米终端消费商暂时取消对美国玉米的采购计划,逐渐询盘中国玉米价格。而受国内玉米库存减少和国家不支持玉米出口政策影响,国内玉米出口规模明显缩减,但国内依然有过量的陈玉米可供用于出口。尤其是东北地区、及其他产区均面临较为严重的阶段性玉米上市压力,同时面临沉重的玉米库存压力,而导致未来玉米出口规模存在增长可能性。而国内玉米出口规模扩大又压制美国玉米出口规模,由此而对CBOT玉米近远期各合约期价走势构成利空。
整体看,本年度全球玉米贸易规模为7600万吨。而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玉米出口国,出口规模达到5200万吨,占全球玉米贸易规模的68.4%。其次是阿根廷,玉米出口规模为1000万吨,占全球玉米贸易规模的13.2%,1月—12月我国玉米出口规模为231.8万吨,同比减少85.8%,列全球玉米出口国的第四位。因此,虽然美国玉米局部地区遇阻,但全球地区依然维持畅通无阻,由此对CBOT玉米走势构成利多。
美国玉米市场现货价格依然坚挺
虽然美盘玉米受到美国玉米现货压制,但受到美国政府提供贷款差额补贴等价格保护,即如果玉米或其他作物价格低于政府公布的贷款率水平,政府将上述差额补贴给农民。在此政策背景下,美国农民不愿立即销售刚刚收获的玉米,而要等到玉米价格上涨时,再逐渐释放玉米库存积累。由此美国玉米现货价格依然坚挺,并对CBOT玉米走势构成利多。
美国玉米因仓储空间匮乏而使玉米现货受损
美国玉米将丰收,但由于农场粮食储藏空间比实际储藏需求少,导致大量玉米现货无法入库,如果玉米现货合理储藏,则其仅损失1%— 4%,如果玉米现货未合理储藏,则可能将受损50%左右。由此而不难推测,如果玉米现货储藏不当,将导致实际供应量缩减,并对CBOT玉米走势产生显著利多作用。
质量提高的美国玉米对CBOT玉米走势构成利空。据最新玉米作物生长周度报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较,玉米优、良等级比例显著提高,由此将会有更多符合现货、期货交割标准的玉米流入期现两市,并使玉米供应量增长,从而对CBOT玉米走势构成沉重压制作用。
全球玉米供需利空压制CBOT反弹空间
随着北半球中美玉米收割结束,并陆续进入流通领域,美国玉米供应量将不断增大,而需求消费量却逐渐缩减。其国内需求消费和出口需求消费均有缩减倾向,对玉米价格利空作用逐渐显现。目前美国玉米出口消费量逐渐缩减使美国玉米库存稳步增长,库存压力加重。因此,美国玉米市场利空体现为供应量增长和需求消费缩减双重压制,玉米供需关系呈现阶段性供过于求态势。同时美国玉米生产商将由前期惜售逐渐转变为积极抛售,玉米现货价格遭遇季节性收获压力,对CBOT玉米走势产生压制作用。
全球玉米供需月度偏空
2004/2005年度全球玉米供需数据显示,全球玉米产量不断提高,但需求消费量却逐渐减少,形成供需此长彼消对比态势,致使玉米库存量不断增加,库存压力加重,并对全球玉米市场价格短线走势产生偏空作用。
美国玉米供需月度偏空
2004/2005年度美国玉米供需数据显示,美国玉米产量逐渐增加并维持较大增长幅度,而需求消费量则稳中趋减,尤其是玉米出口量稳步缩减,供应量绝对增幅和相对增幅均大于需求消费量绝对增幅和相对增幅,致使玉米库存量显著增加,对美国玉米价格有抑制作用。
国内玉米供需月度利多
2004/2005年度国内玉米供需数据显示,玉米产量与需求消费量持平,进出口数量均维持不变。但由于一直维持净出口状态,导致期末库存量比期初库存量明显减少,由此对国内玉米价格走势产生利多作用。
全球玉米供需年度利空
本年度与上年度全球玉米供需数据对比显示,全球玉米产量增长,相对增幅较大,玉米需求消费量也同样增长,但相对增幅较小。由于全球玉米供需规模双双增长,且供应量增幅大于需求消费量增幅,致使玉米库存量不断扩增,相对增幅较大,由此而对全球玉米市场中期走势构成利空。
美国玉米供需年度偏空
本年度与上年度美国玉米供需数据对比显示,美国玉米产量大幅增加,相对增幅较为显著,玉米需求消费量虽然也同样增长,但相对增幅较小,由于美国玉米产量绝对增幅和相对增幅显著大于玉米需求消费量绝对增幅和相对增幅,致使玉米库存量显著增长,相对增幅较大,而库存量显著增加将明显缓解供需紧张局势,并对美盘CBOT玉米近远期各合约期价走势构成中期较为沉重的利空压制作用。
中国玉米供需年度偏多
本年度与上年度中国玉米供需数据对比显示,中国玉米产量不但有所增长,而且相对增幅较大,玉米需求消费量也同样增加,但相对增幅较小,中国玉米出口量则显著缩减,因此虽然中国玉米产量绝对增幅和相对增幅显著大于玉米需求消费量绝对增幅和相对增幅,但由于中国玉米出口量显著缩减,致使玉米库存量则大幅缩减,而库存量缩减将加剧供需紧张局势,并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中期走势构成利多提振作用。
CBOT玉米基金净空与商业净多对峙
目前,CBOT玉米总持仓量规模较大。由于基金净空单增幅小于商业方面净多单增幅,从而使基金净空单与商业净多单处于对峙态势。国际玉米市场现货供应压力较大,CBOT近远期各合约普遍低位区域,中长期下跌空间逐渐减少,上涨空间不断拓展。基金大规模净空持仓面临主动回补的压力,这将对CBOT玉米近远期各合约期价走势产生较强支持作用,但短线走势依然受到基金净空单的沉重压制。因此,CBOT玉米后市可能呈短线振荡下行、中长期缓慢回升的走势特征。
中美玉米价格体现为销区和产区价格
中美两国玉米市场价格对比显示,虽然中美两国均为玉米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美国玉米出口量占总量的比重大,美国国内需求消费量所占比重较小,而中国玉米出口量占总量的比重小,国内需求消费量则占总量的比重大。因此,美国不但属于玉米生产大国,而且还是玉米出口大国,而中国则属于玉米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由此而不难推测,美国玉米价格不但取决于其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关系,而且取决于全球玉米市场供需关系,而中国玉米价格则主要取决于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关系,次要地取决于全球玉米市场供需关系,美国玉米市场价格主要体现为产区市场价格走势特征,而中国玉米市场价格则主要呈现销区市场价格走势特征。由此还可以推测,当玉米市场价格处于跌势时,往往代表产区价格的CBOT玉米市场价格处于主动领跌地位,而代表销区价格的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则处于被动跟跌地位。相反,当玉米市场价格处于涨势时,则代表产区价格的CBOT玉米市场价格处于被动跟涨地位,而代表销区价格的国内玉米市场则处于主动领涨地位。因此,在目前国际国内玉米市场处于阶段性供应旺季背景下,CBOT玉米虽然和JCCE市场双双探低遇撑、止跌企稳,并展开技术性反弹走势,但CBOT玉米反弹力度较弱,反弹空间小,而国内市场反弹力度较强,反弹空间大。
美国玉米产区气候变化因素逐渐淡化
美国玉米已进入收割期。美国中西部的东部地区玉米基本收割完毕,仅剩中西部的西部地区玉米由于气候较为潮湿使收割进度减缓。尽管如此,美国玉米大部分已收割。虽然尚未收获的玉米产区的产量由于气候因而存在变数,但由于玉米作物已经成熟,因此,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不利变化,对玉米作物产量增减的影响将逐渐缩小,只会导致玉米收获进度被推迟,而不会导致玉米产量的缩减,美国玉米产量将越来越接近固定数据。因此,市场炒作的题材将逐渐转变为玉米需求消费增减变化,及南美阿根廷等国的产区气候变化等因素。例如全球贫富差距扩展,部分玉米援助穷国,也将导致玉米需求消费增长,并对CBOT玉米期价走势构成利多推动作用。
由于目前全球玉米市场及美国玉米市场供需关系均呈供应量增长幅度大于消费量增长幅度,受此利空影响,引发基金和商业方面多空双方主力纷纷投入增量资金,并展开激烈扩仓争夺。
其中基金由看空后市玉米价格,转变为积极看涨后市,将其多单持续加码,不断扩增,并将不断缩减净空单数量,且减幅较大。与此同时,商业方面则采取逢高沽空,逐渐摊低持仓成本的操作策略,将其减少多单,并将增多空单,增幅较大。
由此可见,基金净空单与商业净多单对峙。伴随着CBOT玉米近远期各合约期价单边持续下跌,并逐渐演绎成低位区域性振荡整理走势,则不难推测,基金积极主动扩仓做空推低价格,商业方面消极被动增仓做多阻止跌势。虽然基金净空持仓处于盈利状态,商业方面净多持仓处于亏损状态,但由于基金净空持仓并未由于玉米期价下跌,而获利平仓退场,而商业方面净多持仓也未由于玉米期价下跌,而被迫主动止损斩仓、认赔出局。同时基金净空单持仓随着玉米期价下跌而不断加码,其净空持仓均价不断下降,而商业方面净多持仓也随着玉米期价下跌而不断加码,其净多持仓均价也逐渐下降,亏损幅度不断缩减。由此而不难推测,目前基金盈利和商业方面亏损均依然处于浮动状态,双方盈利和亏损尚未有最终体现。
事实上,目前CBOT玉米走势已由单边持续上涨逐渐演绎成单边持续下跌,其原因之一是全球玉米市场,及美国玉米市场供需关系依然呈现利空局面,导致CBOT玉米价格走势转强为弱,而原因之二则是前期基金多单先扩展后缩减,而空单先缩减后拓展,并扩展至较大规模,由此也对CBOT期价走势构成渐趋沉重的压制作用,事实上,CBOT玉米期价短线技术性反弹正是由于基金主动回补空单所致,而同时,基金大规模扩仓建空又成为CBOT玉米单边持续下跌的主动推动作用。
玉米需求消费明显增大,主要体现为:出口需求消费增长。由于国内外玉米价格呈内低外高形势,海运费坚挺,国内玉米对远东地区出口到岸价低于美国玉米出口到岸价,导致国内玉米出口规模扩大。玉米工业需求稳步扩大,明年国内全年乙醇产量将由今年的130万吨增至150万吨,玉米需求消费量也相应地由400万吨增长至480万吨,但由于乙醇汽油成本高于汽油成本,仅仅当原油和汽油价格大幅上涨时,乙醇汽油推广才具有实际意义,在目前国内外原油价格有所回落的背景下,乙醇汽油需求消费也将有所减弱。吉林玉米深加工项目正在建设中,如果全面投产,将扩增玉米需求消费量1000万吨。
玉米价格与其他农产品价格相比具有上涨空间。玉米与小麦同为饲料,消费替代关系较为明显,一般地说,小麦与玉米价格之比为1.15:1左右,按照目前小麦期货价格1600—1700元/吨,玉米期货价格1170元/吨计算,则两者之比达到1.37—1.45,明显超过1.15:1。而小麦价格未有大幅下跌,则意味着玉米价格将稳步上涨。同时东北地区作为国内大豆和玉米的主产区,农民一般通过比较两者比价关系,来选择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一般地说,大豆与玉米价格之比为3:1左右,实际上为2.525。而近年来CBOT大豆期价与CBOT玉米期价之比为2—3,尤其是近两年来,大豆与玉米之比为2.5左右,处于相对偏低区域,而国内大豆与玉米价格之比为2.1—2.4之间,处于更低区域,即玉米价格相对于大豆价格偏高。
销区玉米价格坚挺带动产区价格扬升。目前连云港、成都、福州、广州等销区二等黄玉米价格维持在1300元/吨以上价位,反映上述销区玉米供应紧张、需求消费旺盛和供需关系偏多的实质,由此对产区玉米价格构成利多作用和影响。
全年玉米产量约为1.25亿吨,饲用需求消费量为9200万吨,工业消费量为1400万吨,出口量500万吨,加上种子、居民食用等消费,总需求消费量为1.26亿吨,供需对比显示,供应量略小于消费量,但由于乙醇燃料的推广和深加工消费增长,导致玉米需求消费量稳步增长,而饲料行业由于禽流感疾病而复苏缓慢,导致玉米供需缺口有所缩减,因此供需关系整体维持平衡态势。
国内玉米恢复性出口促进玉米价格低位遇撑。虽然目前国内玉米在国际玉米出口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并带动国内玉米扩大出口规模。但由于国际玉米市场供应压力较为沉重,玉米价格难以大幅上涨,原油价格高位遇阻回落,海洋运输成本将有所回落,而国内玉米价格又缺乏较大下跌,而今年玉米出口配额仅为300万吨,明显低于去年的1600万吨,因此玉米出口规模虽然可能恢复性增大,但却难以显著拓展,对国内玉米价格走势的利多将较为有限。
玉米需求消费有望逐步增长。今年国内玉米需求量为11856万吨,其中口粮消费稳中趋降,虽然人口数量逐年增长,但玉米口粮消费则不增反减,今年玉米口粮消费为945万吨,占总需求消费量的7.97%;饲料消费逐渐增加,随着人口数量逐年增长和人均收入逐渐提高,人们对以饲料为基础的畜产品需求消费不断增长,国际市场对价格偏低的国内畜产品具有较强需求,由此而导致玉米饲料需求消费增长,今年玉米饲用消费8890万吨;占玉米总消费量的74.98%;包括燃料酒精、淀粉、变性淀份、果葡糖浆在内的玉米工业需求消费稳步增长,今年为1470万吨,占玉米总需求消费量的12.4%;由于单位面积用种量缩减,导致种子用量略微缩减,今年玉米种子需求消费量为145万吨,占玉米总需求消费量的1.22%。因此整体而言,玉米消费量不断增长,对玉米价格走势构成利多作用,其中玉米饲料需求消费尚未显著增长,由此对玉米价格利多作用有待于逐渐积累。
目前东北产区运输条件受到限制,玉米难以由产区运输至销区,铁路运输则受到运输煤炭、钢材、其他粮食作物的排挤作用,致使玉米铁路运输规模减小,大量新玉米尚未转移至流通领域。南方销区广州玉米供应渐趋紧张,并接近供应断档,现货价格突破1300元/吨,由此而导致产区玉米价格联动上涨。
农民惜售与终端消费商惜购。农民由于资金实力增强,无意在玉米上市初期即大量低位销售玉米,而收购商、终端消费商则也无意在目前价格阶段性回升之际大量采购,而买卖双方僵持,导致收购价格难以涨跌。相对而言,农民资金实力始终弱于收购商和消费商,因此在买方不积极抢购背景下,农民惜售终将结束,玉米大量流入市场也将为时不远,玉米收购价格仍可能有所回落,但回落空间将较为有限。
由于陈玉米出库规模较大,而玉米出口配额数量较小。而且虽然国内玉米供应量小于需求量,但缺口逐渐缩小,加上稻谷、小麦等其他粮食品种获得较好收成,供应量显著增长,现货压力较大,国际玉米市场供需关系偏空,价格相对低迷,因此玉米市场价格展开牛市行情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产区气候、玉米水份和运输条件导致玉米收购规模难以拓展。近期由于东北产区出现雨雪气候,致使道路运输条件较弱,而刚刚收获上市的玉米水份相对较高,难以大量销售,也难以大量流入现货和期货市场,关内关外之间有诸多大宗商品需要运输,由此而导致玉米难以大量由关外流入关内。收购规模缩减,将减轻玉米现货压力,致使价格低位遇撑。但如果产区气候适宜、玉米水份下降和运输条件改善,则收购规模扩增,玉米现货压力将重新加重,价格反弹阻力渐趋沉重。
综上所述,美元贬值利多国内外玉米,原油价格坚挺利空CBOT玉米,但同时利多国内玉米。供需关系也呈现国际玉米利空、国内玉米偏多态势,国内外玉米市场影响因素正逐渐由供应压力转变为需求消费增长预期,因此,未来玉米价格先跌后涨、小跌大涨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