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辽宁粮食收购一线采访了解到,辽宁省粮食市场2004年放开后,秋粮收购局面较为冷淡。辽宁粮食产量70%的玉米还基本没有开始收购,只有一些加工企业进行零星的收购。沈阳市粮食局局长公维纶认为,粮食企业对近期东北玉米价格必将下降的预期,是他们在秋粮收购中持观望态度的主要原因。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分行副行长孔繁波分析,春节即将来临,农民对粮食变现的愿望加强使得东北地区新玉米上市量增加,加上粮食运输力量紧张等原因,东北玉米价格小幅走弱,但下跌空间较为有限。
据农业部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04年我国玉米总产量将达到1.22亿吨以上,比上年增产5.3%左右。2005年,我国玉米需求总量约为1.26亿吨。记者走访的辽宁省内农业专家普遍对玉米市场的前景看好。他们认为,当前玉米价格走低只是短期现象,随着后期玉米市场利好因素逐渐体现,玉米价格长期将会上扬。
首先,养殖业复苏使得饲料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辽宁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统计,2004年12月份辽宁省主要畜产品和饲料价格保持稳定,鸡蛋价格开始止跌回升。利润回升将使养殖业进一步加大对玉米等粮食作物的采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副行长孔繁波说,2003年非典期间,辽宁对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肉蛋出口遭受了严重影响。
专家预测,如果2004年我国GDP增长8%,国内畜牧业产值将增长10%以上。而随着元旦春节临近,各地养殖业恢复速度更将加快,存栏量也将持续上升。据相关部门预计,2005年我国饲料企业加工需求玉米将达到9200万吨。
其次,燃油价格上涨使生物燃料的使用和开发再度成为焦点。当前,我国已经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推广使用乙醇汽油。2004年全国乙醇汽油产量为130万吨,消耗玉米400万吨左右。预计我国2005年乙醇将会增加近150万吨,玉米需求也将增长近480万吨。乙醇汽油的推广和强制使用,提高了玉米的需求量和价格。
再次,农产品深加工加大了对粮食的需求。东北各级政府都把农产品加工当作重要的产业来扶持。吉林省已建成的乙醇生产项目,每年玉米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吨。辽宁省昌图县投资9亿元即将建设的同类项目,玉米加工能力将达到200万吨。孔繁波说,我国目前还处在粮食转化的初级阶段,真正的成品和半成品的粮食产品进入家庭的非常少。随着农产品深加工的深入,成品粮食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05年国内玉米深加工业和燃料乙醇等工业消费可能达到1400万吨。
最后,出口拉动玉米需求。由于海运费用的上涨,中国在亚洲地区的玉米出口竞争中占据优势,预计2005年玉米出口量达到500万吨,这将会支撑东北玉米的现货价格。
沈阳市粮食局局长公维纶说,玉米不仅是口粮、饲料,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随着现代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在工业上的用途越来越广,可加工的品种越来越多,消费量也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