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星(中国国际期货):目前的玉米期货可以说是理性运行,作为一个新品种,我认为玉米期货的表现是相当不错的。尽管由于玉米市场本身的特性以及季节性压力,前一阶段其价格波动幅度较小,但是市场走势不会长时间维持盘整。我认为,未来玉米涨势可期。具体原因是:1.通货膨胀周期的到来。中国人民银行9年来的首次加息意味着中国开始进入新一轮升息周期,同时也是通货膨胀周期的到来。2.美元的大幅贬值为后市玉米价格上涨提供了动力。由于CBOT玉米价格以美元标价,汇率与玉米、大豆的价格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美元贬值使以美元计价的商品获得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美元升值对玉米产生利空压制。3.世界玉米库存水平依旧维持低位。由于世界玉米供需之间的巨大矛盾,世界玉米库存作为平衡供需缺口的主要方式,处在不断下降过程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玉米库存基本上保持在1亿吨以上,最高的年份是1986年,期末库存高达2亿吨之多。1999年之后,全球玉米库存逐年下降,尽管今年全球玉米丰产,玉米期末库存依旧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根据USDA11月份预测,2004/2005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为1.08亿吨,这是库存水平连续5年下降后的第一次回升。尽管如此,全球玉米期末库存依旧处在较低水平,从库存消费比来看,目前的库存消费比仅为16%,低于粮食安全线18%,这是1980年以来该值的次低点。4.国内玉米供需依旧紧张。尽管国内玉米今年将丰产,产量较去年有大幅提高,但由于去年供需缺口较大,致使玉米库存量继续减少至3305万吨,较去年期末库存量缩小1080万吨,而库存量缩减将加剧供需紧张局势,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将是中长期利多。我认为,短期内受新粮大量上市影响,玉米期价可能会有所下跌,但中长期来看上述因素将提供上涨动力,后市玉米涨势可期。
于晓兵(沈阳中期):本人对玉米期货的中长期走势并不乐观,特别是从技术分析来看,上涨空间不会太大。具体原因是,近期CBOT玉米期货市场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反弹行情,价格剧烈波动、成交量连续放大,基金空头开始平仓,因此市场对于国内玉米期货可能走出反弹行情的预期开始增加。国际玉米价格自4月份的335美分下跌以来跌幅已经超过35%,经过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大幅上涨和下跌,期价又回到了2003年的起涨点上。本轮大跌仍然是产量增加所导致的,技术图形已接近长期低价区间,面临反弹要求。但低价区和暂时反弹并不意味着国内玉米价格已经走出熊市,影响国内玉米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除了国际玉米价格外,我觉得更应该考虑国内供求结构的变化、国家关于玉米收储企业的政策、农发行贷款政策等。从历史经验看,大宗农产品价格每次产量大幅增加后都有一个漫长的消化过程,其后的价格反弹空间都不会太大。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玉米市场将仍以消化产量增加因素为主,玉米价格很可能仍将延续长期下跌通道继续盘跌。玉米期货(C0505合约)价格在长期振荡区间顶部可能会遇到阻力,价格在1160~1125振荡后向下突破的可能性比较大。
程俊良(浙江金迪):我的观点是,年内玉米市场不会大升大跌,很难真正启动单边上涨或者下跌行情,而是极有可能继续维持目前的振荡行情。总的来讲,玉米作为国内一个新品种,投资者对其了解显然不如大豆等其他早已上市的品种。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投资者的最佳对策就是离场观望或者紧密结合国内现货市场进行买卖。虽然大商所和期货公司组织了大量市场推介活动,但是要真正使投资者进入市场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另外,作为玉米市场的直接参与者,玉米销售企业和消费企业在玉米品种上市之初也不会贸然大量进入,进入市场也多为套期保值,难以有效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但上述因素只是近期玉米市场陷入僵局的直接和表面原因,真正支配玉米价格走势的还是目前国内外玉米市场的供需状况。目前国内外玉米期货市场同时步入低位,主要是受到新产玉米丰收因素的压制。如果玉米需求良好,库存下降导致供需紧张的情况有可能在2005年再度出现,这对价格将有所提升作用。从玉米的历史价位来看,目前1000左右的现货收购价格明显处于相对低位。可以预见的是,长期来看玉米价格底部将逐步抬高,从而呈现稳中趋升的态势。
王晨(大通期货):我基本同意这个结论,随着收获季节的结束,市场关注的焦点将会从供应向需求转换,2005年国内不断增长的需求、缩减的库存和中央对农业问题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将会促使玉米市场供求格局趋向平衡,国内新季玉米将呈现长期走稳的局面。另外,虽然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基本面形势利空,但中国玉米自给自足,受国际市场影响明显比大豆小,这从去年的涨势中可以得出结论。还有一点须强调的是,今年在东北玉米主产区比较突出的现象,即国家在年初国务院一号文件中提出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减免农业税的同时,还对农民进行种植补贴,种粮补贴资金目前大多已经到户,农民收入较往年明显好转。农民在生活得到保障后也对多年总结的价格规律进行分析:在玉米大量上市的阶段也同样是价格的年度低点,所以“等、靠、憋”的惜售心理非常普遍,如果收购价格继续下调,那么农民的惜售心理将会更加强烈。一旦玉米下游产品价格出现变化,加工和贸易出现明显的利润,将会促使商家提高收购价格,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将对玉米价格产生一定的支撑。
主持人:大豆期货通过多年的运行对市场的贡献之一就是使许多市场数据(如供求、库存等)变得更加透明,而市场(包括国际市场)人士对玉米现有的一些数据持有怀疑态度,不知各位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怀晓江(鲁能期货):
从市场对农产品基本面的认识来看,大多的信息都是利空的。所有媒体报道的预测、统计机构的数据都是面积增加、产量增加,但实际上对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认证。因为这些数据都是根据预测所得出的,水分特别大,包括政府的统计、有关权威机构的数字和一些内部报告的数字都是这样。但是到底玉米能增产多少?我提醒大家要认真思考、客观对待。举一个例子,山东一地级市关于粮食产量今年不同时期上报的数字从32亿斤到最后实际调整到8个亿。这期间经历粮食安全、经济调控、农民增加收入等等若干个题材,明显表现出政府的阶段目的性。所以,我认为现有的利空消息水分太大。粮食增产是客观的,但不是媒体宣传的数字。从玉米市场看,现在价位比较低,价格没有下跌空间。上涨行情有可能在明年5月以后启动,这是因为国际运费增加;玉米主要用于饲料,而饲料销路好;出口将有好转;淀粉消费明年看好。惟一的利空因素是宏观经济因素,如果国家加强调控,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玉米价格的下调。
马明旺(天琪期货):玉米的一些市场数据的确不够清晰和透明。国内玉米的实际数据来源大多是参考美国农业部和国内相关信息预测部门的统计。我认为产量实实在在是递增了,可实际数量并没有公布的那么大。我们实际考察过黑龙江的播种面积,玉米减少了2%。另外,目前加工企业明显库存不足,从黑龙江华润、龙凤等玉米加工大企业看,收购量满足不了需求。我个人认为,玉米价格没有下跌空间,上涨几率比较大,但上涨空间不是很大。
主持人:这里有投资者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请大家明确一下,目前国内外玉米市场的关联度以及玉米进出口方面的预测。
李攀峰(成都倍特):我比较同意今明两年我国玉米进口与出口都比较难的说法。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供求比较平衡以及国际运费的制约。因此美国库存不会对国内玉米的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库存不是影响价格的核心因素。目前国内玉米期货的状态是持仓和价格波动不协调。通过对中国玉米生产量和需求数字的分析,我认为短期上升有压力,但长期看好。目前做空能量已经接近极限,注意聆听牛市的脚步声。
王晓峰(文华财经):今年中国玉米出口不畅主要是近几年国家鼓励玉米出口的政策发生了改变,同时国内玉米需求因养殖业快速发展而升温。玉米与大豆相比,同国际市场关联度相对小一些。玉米的价格水平及走势需要通过市场来合理定位,这需要一个过程,而经历几个合约的交割就会找到感觉。
张海旺(经易期货):虽然中国玉米出口不足同时又丰产,但由于近几年库存大幅减少,供求缺口减小,因此国内需求对价格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因素,而需求的季节变化则是价格波动的原因。我认为未来的市场节奏是春节前上涨,春节后下跌,播种期上涨。
主持人:去年禽流感对饲料市场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对玉米消费量影响有多大?投资者希望大家能进一步重点分析一下短期走势。
冯利臣(中国玉米网):禽流感对2003/2004年度国内饲料市场玉米需求造成的影响大概会减少需求700万~900万吨。由于我国已经成功控制禽流感,2004/2005年度市场对玉米需求将大量增加,这也是玉米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我同意“玉米种植面积、产量虽然增加,但没有达到粮油信息中心所公布数据的程度”的说法。另外,我认为市场形势已经发生变化,不能按老的套路去思考问题。1.今年玉米全部取消了保护价,收购政策及收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同时,东北粮食深加工量上升,会压缩对南方的供给量,从而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2.关于“惜售”问题。由于收购期未到,所以目前谈惜售为时过早。3.玉米明年的出口量将大于今年,可能会以玉米加工产品的形式扩大出口。我个人认为,长远目标应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玉米市场。
童长征(长城伟业):我认为玉米期货短期有上涨空间,中期会阶段性下调,但下调空间不大。依据是这样的:1.玉米价格下调和玉米丰收有关,尽管大家对产量有疑问,但丰收是肯定的。2.从走势图上看,下跌的空间也不是很大。有人认为中国玉米和美国玉米价格没有关系,但是你可以看到,当美国出口量增加时,我国玉米出口就减少;反之也一样。因而两个市场的价格相互是有影响的。3.从基本面分析,暖冬对玉米脱粒不利、农民也不急于出售,从而导致玉米市场没有交易量。近期在玉米丰收的利空作用下,玉米价格却没有下跌,所以对市场反弹形成支持。但明年春天新一轮种植投入时,农民将急于销售手中的玉米,届时价格会下降,但不会创出新低。
崔伟杰(烟台中州):我个人的观点认为,玉米长期看多、近期看空。目前,玉米现货市场是一个无趋势状态,现货价比较稳定,成交非常少,有价无市。现在我国近一步深化粮食企业改革,主产区粮企对玉米进行封库,陈玉米存货有限。由于出现暖冬,影响玉米脱粒,因此我也不赞同惜售的观点。春节前农民会出现出售高峰,玉米大量上市,价格会下跌,现货和期货市场会同时达到相对的谷底,因此短期看空。从目前来看,我认为期价仍有下降的空间,会跌破低点。
主持人:从各种信息渠道来看,国际农产品市场专家普遍认为,如果1月份前后南美天气相对理想,那么目前预测的世界谷物产量就会成为现实,CBOT玉米就有跌到170~180美分/蒲式耳的可能,大家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另外,世界商品指数(CRB)现在正处于高位,它对玉米价格有什么影响?
邱伟栋(成都瑞达):CRB的指导性意义非常弱,它不能代表国内农产品的价格水平。现在玉米价格偏低,国内诱惑力不强,玉米价格实际应在1300左右。由于大家所谈的原因,我认为目前完全可以对芝加哥市场的影响忽略不计。真正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有二点:一是国内政策,二是国家储备。个人认为玉米价格长期将走强。
潘飞(渤海期货):全球平均物价目前在高位,因此CRB指标也在高价区。而玉米等农产品在低位。这里有一个价格趋同的问题。从宏观分析来看,如果CRB指标在高位振荡后走弱,对玉米的后市将有抑制作用。另外,从玉米与大豆的比较关系来看,玉米近两年上涨幅度不大,处于历史低价区,因此虽然短期上涨有压力,但下降没有空间,长期应看涨。
刘佑成(江苏弘业):国内的数据目前都不够准确,所以实际参考价值大打折扣。我认为目前影响国内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国家政策,一个是自然因素(天气、病害等)。我认为应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的重要定价中心,这其中期货市场是一个核心问题,希望通过努力中国能有自己的价格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