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调队最新发布的湖南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0月份,湖南省农村集贸市场籼稻、籼米价格为每公斤1.48元、2.54元,分别较前一个月下跌0.94%和0.98%。与上年的热销抢购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棉花(籽棉)价格为每公斤4.53元,较上年同期的每公斤5.9元下跌23.16%。
此外,有关统计资料还显示,从10月份开始,生猪等的价格已是连续两个月小幅回落,10月份活猪(毛重)、猪肉价格分别为每公斤9.51元、16.3元,分别较前一个月下降1.35%和1.21%。鸡蛋则为每公斤7.87元,下跌2.72%。淡水鱼类、蔬菜和水果价格也是跌多涨少。
引领着新一轮农产品价格走低的主要因素还是粮食。记者在湖南省一家大型粮食购销企业负责人处了解到,一些企业按照略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即超过70元/50公斤)购入的早籼稻稻谷目前的市场价格走势有所回落。销区“买涨不买跌”使一些企业常规早籼稻销售存在一定压力,销售价格也只维持在微利水平。
“从1997年至2002年,湖南省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累计下降6.7%,其中农副产品价格水平总体下降23.4%。到2002年,国内稻谷市场常规稻价格水平为每50公斤40-50元,粮农种田亏本,导致大量土地抛荒,粮食供应趋紧,消费市场也比较疲弱。”湖南省物价局局长李后祥等人认为,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扬的内在因素根源是农产品合理价值的回归。而今年国家审时度势,先后出台了早籼稻、晚稻和中稻的最低收购价,2004年粮价水平较2002年有了大幅提高,但这也只是对“前些年粮价畸低的修正和补偿”。
统计资料表明,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同时,煤、电、油、运等基础涨价因素也使湖南农民前三季度生产性支出明显增加,其中用于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的支出人均达到178.51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7.2%。“农产品价格一跌,农民难免陷入观望,眼睛紧盯着价格和政策。”一些人担心,一旦后市不能维持在现有价格区间甚至持续走低,国家又无新的“支农粮价”或间接调控市价的经济措施及时出台,则来年农业经济区域的相关产业又可能因为“农民吃不到定心丸”而走一段“回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