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独家视点 » 正文

粮食丰收 粮企和农民为何面临冰与火的考验?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1-15  
    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消息,今年全国粮食生产呈现出可喜的恢复性增长态势,从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情况看,今年粮食丰收形势基本已成定局,全年4550亿公斤的预期粮食总产目标有望超过,同比增长幅度将达5.8%。

     但是,从全国各地基层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的粮食数量来看,形势似乎无法令人乐观。据统计,今年夏粮收购旺季全国累计收购小麦1543.4万吨,同比减少4.6%。在当前的秋粮收购中,截止日前,全国累计入库稻谷650万吨,入库玉米仅31.6万吨,不仅数量少,而且进度慢,收购冷清程度近几年来少有。

     与此相反,农民兄弟们初尝丰收果实以后,在国家政策和市场行情双重利好形势的影响下,喜悦之余带来了更高的粮食种植热情。据统计,河北省今年小麦播种面积预计可达到3403万亩,同比增加108万亩,全国今年秋冬播种面积预计同比可增加1000万亩以上。

     可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有粮食企业冷清的收购场面与农民热情似火的生产积极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长期以来紧密似胶的买卖双方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国家鼓励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与以往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为了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措施,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增加了收入,使广大农民看到了今后种粮的希望和前景,较强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粮食流通体制的变迁和改革,也使当代农民掌握了售粮的主动权,变现渠道和方式也有了多种选择。在种种前所未有的利好信息和环境的鼓舞下,广大农民满情增收豪情,投入到热火潮天的粮食生产当中。

     2、基本国情使大多数农民仍以种粮作为维持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国13亿总人口中,9亿人口在农村。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外出务工、非农产业、经济作物生产等新的经济与生存方式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但是庞大的农民基数、长期的小农经济、传统的生产思想使大多数农民仍以种粮为最基本、最可靠的物质保障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相关政策一出台就成了鼓励种粮的“发动机”,使敏感的农民立刻行动起来,加入到扩大再生产的行列中去。

     3、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使国有粮食企业失去了垄断的地位。从今年初开始,国家即加大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步伐和力度,先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出台,再是全国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各种形式的合法主体均可自由进入粮食流通市场。此举使国有粮食企业一夜之间失去了粮食市场的绝对竞争优势,多主体参与竞争,必将削弱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份额。在市场重新布局和洗牌的过渡时期,基层国有粮企收购冷清、步履蹒跚也就不足为怪了。

     4、粮食企业改革使国有粮食企业变成了完全自主经营的独立实体。作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也被紧锣密鼓地提上了重要日程。但是,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企业改革在提高基层粮企自身实力的同时,也注定增加了新企业的磨合期,因为企业的优化组合并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而得以保存的企业并不意味着具有一帆风顺的明天,不断发展壮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种实际情况下,今年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收购中的“羞怯”表现应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内。

     5、基层粮食企业的融资渠道没有及时得到拓宽和理顺。长期以来,农业发展银行成为基层粮食企业的独家信贷机构,粮食企业也不允许在其他金融机构多头开户。但是今年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基层粮企也变成了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相关的收购资金融资渠道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拓宽和理顺,致使政策性负担较重、银行信用较差的基层粮食企业因缺少资金来源而无法大量收购新粮,只能望粮兴叹。

     粮改初期,一些政策或措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逐步加以完善,同时已经出台的政策也需要实践来加以检验和考证,其传导效应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在国家各项粮农政策趋于稳定和完善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一年的磨炼,在明年的粮食收购“实战”考验中,国有粮食企业应该有比较积极的市场表现,从而与农民增收形成利益共赢的理想格局。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