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独家视点 » 正文

“价格战”与“赌博式”经营怪圈--关于粮棉企业的微观思考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0-19  
     又是一年秋收到,农民的粮棉喜获丰收。在粮棉收购旺季到来的时候,又一场粮棉价格战在主产区已经展开,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从粮棉收购价格战开始的赌博式经营已经显现,粮棉企业又一轮经营上的恶性循环已不可避免。笔者在疚心、忧虑之余,有就此痛声疾呼、一吐为快之感,特撰此文,共思、共鸣,有感而动。

     一、切入点:准确把握粮棉商品经营的价格链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粮棉商品经营不断市场化的形势下,粮棉油商品价格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着不可分割的经济联系,并由此形成粮棉油商品特殊的价格链。一般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况:

     1、农民粮棉生产成本---购销企业粮棉收购价格----加工企业粮棉购进价格-----市场粮棉批发销售价格-----消费者购买粮棉商品零售价格的价格链。农民粮棉生产成本包括基本的种子费、农药费、农业税及附加、各种提留、劳动工资及口粮,在此基础上考虑明年的继续再生产和合理的利润。它是形成其他所有粮棉商品价格的理论基础。购销企业粮棉收购价格直接受制于农民粮棉生产成本与愿意出售的价格、受制于加工企业粮棉购进价格、市场粮棉批发销售价格和消费者购买粮棉商品零售价格。反之亦然。因此,市场粮棉批发销售价格和消费者购买粮棉商品零售价格是决定购销企业的粮棉收购价格的主要因素。

     2、粮棉商品地区差价-----粮棉商品品种差价-----粮棉商品季节差价的价格链。这是从商品价格学的角度来分析粮棉油商品,在不同的地区(主产区与主销区)、不同的时间(淡季与旺季、一般时间与节假日、生产季节与销售季节)、不同的品种(优质与普通、特色与紧俏)出现的收购与销售价格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3、全社会宏观供需平衡价-----国际进出口贸易平衡价的价格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剧的环境下,国内粮棉油商品的供需平衡取决于国家宏观政策的扶持与支持,取决于农民种粮比较效益高低与积极性,取决于土地、科技的投入以及气候等环境的条件。在国内供需基本平衡时,粮棉油价格能保持常态和平稳;在出现供需严重不平衡时,粮棉油价格就会出现扭曲和剧烈的波动;并直接改变国际粮棉油商品进出口的价格平稳状态。反之,国际粮棉油商品进出口的价格也会间接地影响国内粮棉油商品的购销经营价。

     4、农民心理预期价格---购销企业经营价格---政府宏观调控价格的价格链。市场经济下的农民始终有着这样的售粮心理:卖价越高越好;而在售粮的操纵上是:卖涨不卖跌。越涨越不卖、愈跌愈要卖。农民的售粮心理和行为同一般商品生产者有着极大的差异。购销企业经营价格明显受制于农民的售粮价格,也不同程度地受制于政府宏观调控价格的影响;因为政府宏观调控价格的天平总是倾向于农民和国家宏观供需形势的,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的出台就是如此。

     二、核心点:走出粮棉企业经营中的价格操作误区

     价格是企业经营竞争的焦点和核心,也是企业经营效益的直接前提和保证。粮棉商品价格的操作把握,由于其商品性质的特殊性,更要防止走入其价格误区。

     1、过分强调粮棉收购价格的政策性,忽视购销价格的经营性。

     在企业职工身份和经营方式、资产结构等改革不断深化的环境下,有部分粮棉购销企业还是走回到了“原路”:经营难题找政府帮忙说话,地方政府将粮棉油企业仍作为其所属企业来“保护”,一方面要求农发行无条件地给予企业贷款资金,另一方面又要求农发行以较高的价格支持企业收购农民的粮棉油。致使企业认为:农发行以足额的收购资金供应和较高的收购价格才是执行国家政策,否则农发行就是不执行政策、不支持企业经营、不保护种田农民利益。完全误解和割裂了自身的企业性和购销价格的经营性。

     2、过分强调粮棉收购价格的历史性,忽视购销价格的规律性。

     少数企业认为:今年的收购价比历史价低多了、与去年同期相比也要低许多,总是以为农发行对信贷资金的投放太过于谨慎了。不断强调自身经营的企业自主性和成功的商海经验性,对农发行防范风险的善意提示和警告总认为是小题大做。在经营上出现盈利“大好时机”时,埋怨农发行不懂经营,贻误战机;在出现市场疲软和不景气时,亏损的总是农发行,自己逍遥法外。分析其根源,在于自身定位不正确,忽视购销价格的内部规律性。

     3、过分强调粮棉收购价格的单一性,忽视购销价格的关联性。

     粮棉油商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具有价格的“上游性”和基础性,被称之为“百价之基”。它涉及一般商品价格的所有价格链,牵一发而动全身。收购价格的高低影响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左右其他商品价格、事关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粮棉油商品购销价格的关联性。

     三、关键点:科学抉择粮棉企业的经营模式

     科学的经营模式选择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方式与运作理念,直接指导和影响企业的经营方向、经营决策和经营成效,是企业走出“赌博式”经营怪圈的关键。

     1、赌博式非理性经营与均衡式理性经营。

     均衡式理性经营包括边购边销、快购快销、大购大销、薄利多销的模式选择,也包括合理库存量、最大库存量与最小库存量的有效把握;还包括商品在淡季与旺季、一般时间与节假日、生产季节与销售季节的价格差异决策,新粮与陈粮、优质与普通、特色与紧俏品质价差抉择。但决不是要么赌价格的陡升狂赚(捞)一把,要么价格陡降亏得一无所有,赔个精光。均衡式理性经营才是每一个企业的正确选择。

     2、购原粮卖原粮单一化经营与产购销一体化经营。

     购原粮卖原粮单一化经营,只是“小打小闹”,满足于把粮棉商品卖出去就行,是一种简单、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它使加快企业的资本积累和发展壮大步伐的希望变得困难和不可能,使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极其弱小,品牌意识极差。而企业的产购销一体化经营可以拉长商品价格链、延长价格活动和利润增长空间、及时掌握商品购销信息、科学进行决策。企业的产购销一体化经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终选择。

     3、合同化经纪式经营与“公司+农户”订单式经营。

     随着国有粮棉油购销企业机构改革的进行,国有网点和辐射范围有所缩小,农村粮棉油经纪人应运而生。农村粮棉油经纪人适应了农村分布散、路难行、粮难收的新形势,走千家、串万户,解决了粮棉企业人员少、粮源难的矛盾,活跃了农村粮棉油商品收购市场。但由于粮棉油经纪人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就存在贱买贵卖的操作行为;一旦粮源紧张,虽然购销企业与之订立了粮食代购合同,他们也会恶意抬高价格、扰乱粮食市场,给购销企业和社会带来无穷的灾难。“公司+农户”订单式经营是粮棉油集团式经营和期货经营的基础与有效形式,是符合粮棉油产业化经营发展趋势的,大有作为。它巩固了生产者、经营者的商品利益关系,规范了生产者、经营者的行为,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深受农民、企业的拥护和政府、社会的支持。

     四、保证点:有效实施农发行的信贷监管方式

     农发行作为国家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承担着粮棉购销企业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的职责,以及实现银企双赢的目标。为此,农发行在引导企业经营上可以大有作为:一是可以通过信贷政策、原则和条件宽严来把握;二是可以通过信贷资金供应的节奏、流量来引导;三是可以通过信贷制度、措施的有效实施来监控;四是可以通过企业购销比、资金回笼情况来约束;五是可以通过企业封闭管理诚信经营成效来评判。但结合对企业的价格监控和经营模式的引导上,农发行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各工作:

     1、核单核库---岗位前移、全程监管。在收购旺季,农发行信贷人员要切实转变作风,将办公地点前移,深入收购一线,全程监控,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收购真实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收购中的问题。在收购环节,在严格核实资金使用凭证的真实性的基础上,重点核实实际库存数量、质量和价格,要求企业及时以标准袋统装或平仓码堆,信贷人员必须进行清点或丈量,核实库存数量和核准质量等级后办理贷款;在库存环节,坚持定期查库制度和仓单管理制度,对加工入库和棉花要及时办理仓单和库存抵押手续,并协商办理存货保险;在销售环节,坚持出库报告制度,要督促企业边购边销、快购快销,坚持钱货两清的结算方式,对粮棉销售货款要督促企业及时、足额回笼归行。防止企业坐支挪用销售货款。凡对企业虚开码单,套取货款的、不讲经营成果,超出市场价格抢购粮棉的、坐支销货款挤占挪用的,坚决实行信贷制裁,直到停贷。并将情况及时报告当地政府、主管部

     2、核价验质----质价对等、行业自律。在严格操作规程,控制操作风险的同时,更加关注市场风险,控制和把握价格的关键部位。一是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质量标准,以国家规定的中等(准)级价格为参照,聘请质监部门不定期检测等办法,控制收购质量,做到质价对等。二是帮助企业加强内部成本核算管理,追求经营成果,落实风险保证金。三是加强沟通,开展行业自律,与地方政府、粮棉主管部门及粮棉企业加强市场动态分析、价格信息通报、经营规划沟通,引导企业执行地区间协调价格,共同推进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开展有序竞争,实现共生共赢。一方面严格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对哄抬粮价、操纵收购价格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要坚决制止企业抢购,扰乱市场。另一方面加强购销企业与中央储备粮企业之间的价格协调,防止出现恶性竞争;同时要求把握好县市储备粮入库节奏,以减少其对市场粮价的冲击。

     3、核实定责---期限管理、边购边销。加强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是当前农发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基层行和管库信贷员对企业收购贷款监督不力、工作不到位或因支持企业哄抬或操纵收购价格,以高于市场价收购而发生的贷款损失,严肃追究责任。要根据企业经营周期和市场供求变化,依据当地粮棉资源量、企业经营状况、往年经营水平及收购加工进度和能力等因素,同时结合企业均衡销售情况,合理确定企业的贷款额度,优化组合年度贷款期限。各行在发放贷款前,与贷款企业签订有约束力的均衡销售协议书,约定贷款企业适时销售粮棉。开户行根据企业的销售计划和对市场行情的分析判断逐笔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粮棉商品一个经营年度结束后,要实现农发行贷款收放平衡和企业粮棉商品购销平衡,即“双结零”。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