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解放前边区粮油运输,是以边区粮食局专业运输队为主,机关部队自由运力为副,战时加上民间运力,三大运力齐心协力、共同工作,以完成军需民食和战时急需的运输体系。特别是民间运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粮油运输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全国一盘棋的大计划、大流通阶段。从建国到20世纪90年代初,是国有粮油运输企业的大一统时代。由于国家粮油资源相对短缺,为了平衡全国粮油供需,国家采取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的大粮食、大计划、大流通、大车队集中统一运输、保障供给的粮油调运政策,发挥了保障军需民食、救灾供给、平衡余缺等重大的历史作用。改革开放,粮食自给,大车队分化或解体阶段。确认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我国的粮食生产实现了自给有余。到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大一统的粮油调拨计划已经取消,国有粮油运输企业(车队)也逐渐解体,同时,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个体、集体和自由联合等多种粮油经营和运输经济实体。改革深化、国有粮食购销、加工企业内部自由运力形成,社会粮油运力呈现多元化格局。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各种经济实体纷纷参与粮油的购、销、调、存、加业务。国有粮食企业内部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初国有粮油运输车队解体;另一方面,在一些大中型国有粮食仓储企业和国有粮食加工企业内部,逐渐产生了企业自己的粮油运输车辆和车队,也出现了个体营运、集体联运、汽运零担、火车零担、火车联运等等粮油运输方式和实体。社会综合运力大大提高,社会粮油运力形成了个体经营、集体联营、委托营运、国有粮食企业自营等多元化的运营格局。
现状与反思
从严格意义上讲,纯粹的国粮油运输企业早已消亡,现有的只是一些大中型国有粮食仓储企业和国有粮食加工企业内部的以开展白营粮油运输为主业、以从事社会粮油或货运为副的运输班组或科室。纵观国有粮油运输企业,整体上仍然呈“散、弱、小”状况,小规模、单门路、多人力经营特征明显。其经营效率低,运输成本高,运输各环节相互脱节,重复运输、迂回运输、无效作业较多,生产工具简单,服务方式单一,运输工具、成灾设备的标准和规范也不统一,规范化程度不高,无序竞争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还存在市场分割严重,自成体系,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因而整体效益不佳,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都是我国粮油运输业长期缺乏整体、长远规划,组织化程度低,没有实施集约化集团化经营所致。挑战与机遇随着我国加入WTO,国有粮油运输企业已经全面融入了世界粮油市场。真正参与内外交流,全面迅速参与大流通成为历史的必然。随着粮油国际贸易的广泛开展和跨国物流公司的进入,国有运输企业面临的将是一轮更大规模、更加激烈、更高层次、更为复杂、更为深入广泛的竞争。采取何种经营策略来面对新的挑战,以确保在竞争中不失去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已经是十分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国有粮油运输企业只有通过体制改革、转变经营机制、引入产权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一是全面分析全社会的运力结构,造成切入点,加强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通过运输企业间的强强联合,集合优势资本,促进粮油运输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竞争力。二是使企业内部的运输部门尽快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运输企业、独立法人转化,突显其生机和活力。三是呼吁政府管理部门,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现有粮油运输市场,实行粮油运输直至评定核准制度,促成协调、高效、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行业工作机制。
未来展望
我国已经加入WTO,承诺全面放开运输和分销市场。国有粮油运输企业面临国内国际多方面的竞争和挑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国企改革的核心就是“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生存、要发展,国有粮油运输企业就必须彻底解放思想、大力进行产权股权改革,充分融入社会大物流市场,着力抢占自己的一席之地。改体制,明产权。国企改革既要改体制,又要转机制,其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全社会多种经济成分的参与和经营,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保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以资本为纽带,促进联合经营。我国加入WT0后,对国内运输行业的保护也只有l~3年的时间,国有粮油运输企业要在物流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尽早动手,彻底打破地域、部门、行业乃至所有制的界限和约束,以资本为纽带,广泛采取资产参股、投资入股、协议委托、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组建多层次、多成分的运输联合体和股份公司,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共同经营,开拓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全员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物流理念推动粮油运输企业的发展壮大。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运输企业不断涌现.行业内的竞争日益加剧。国有粮油运输企业必须适应市场变化,顺应客户需求,迅速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用物流理念改变经营方略,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是树立服务意识,建立粮食物流中心。在解决了机制问题后,国有粮油运输企业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利用几十年来粮食计划经济所形成的遍及全国的机构和网络,因地制宜,选择富有个性的营销策略,建立地域性和全国性的粮油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广泛地用直接送达、电子商务、网络预约、期货定单、客户定制等多种方式,实现粮油商品物流的集约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实现应急服务的及时、准确、高效。计划经济时期国有粮油运输企业在国家遭受地震、洪水和战争时期的粮油运输供给方面,发挥了独有的、巨大的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在粮油运输经济实体成分多样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搞好粮油运输供应,如何及时、准确、保证质量的完成应急供应任务,成了摆在各级政府面前重大而严肃的实实在在的考题,这也是对国有粮食企业现有运力的考验。去年春季非典肆虐,国有粮油运输企业发挥厂重要的粮油运输、保障供给、安定人心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当然,各地临时占用的其他运力的作用也不可以低估。
三是建立信息网络,广开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质量。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就是效益,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拥有了获得财富的优先权。因此国有粮食企业要通过建立信息网络,广开服务之门。首先,国有粮食企业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信息网络系统,立足本行,放眼社会,采集、发布、传达、共享信息资源,为企业的经营服务,同时也可实现信息价值。其次,优化经营模式,以粮油运输企业的专业化、高效化、信息化、规模化、集约化融入市场物流。第三,以运输业为依托,广开门路,向多元化服务发展和转变,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物流服务和个性化的专业服务。例如:地处港口、公路或铁路交通枢纽的国有粮油运输企业,可以发展诸如仓储、装卸、运输信息服务等专业化、高效化、规模化的物流产业。居处广大居民区的,可以建立社区服务网点,开展粮油产品社区配送,送达入户以及运输包装回收利用等业务。承担有常年供应运输任务的,可以拓展或延伸服务,实施送粮到部队,送粮到退耕农户,送粮油到用户等业务,这样既可以增加企业收入,又可以光大企业形象。另外,也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制,提供诸如集装箱运输、零担运输、指定运送等等个性化、专门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