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国内玉米市场切忌过分悲观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9-30  
     目前,距离东北秋粮上市时间逐步临近,这给价格可能再次上扬的玉米市场笼罩了一层阴影,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产区吉林平均成交价1170—1200元/吨,黑龙江地区价格稳定在1160—1180元/吨,港口大连平仓价保持在1270—1280元/吨,福州地区平均成交价1400—1420元/吨。从全国玉米价格走势分析,近半月国内各地玉米价格均无明显波动,总体走势趋于平稳,目前国内玉米市场特点及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从供应方面看:

     1、目前,东北及中原地区玉米基本收割完毕,各地玉米产量普遍增加,给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国家及地方储备粮轮换工作即将展开,为新粮腾仓并库,陈粮的销售新粮的轮入将对玉米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

     3、玉米出口表现不畅,往年东北地区的玉米消化大部分都要靠出口,今年下半年玉米出口配额只有160万吨,较往年有大幅下降。

     4、由于铁路运力紧张,汽车受到公路严查超载的限制,东北玉米外运受阻,当地价格上涨乏力。

     从需求方面看:

     现阶段,养殖业的恢复动力仍显不足,对饲料的需求仍然有限。另外,目前玉米集中上市,粮食企业玉米出库积极性较高,因而采购商的采购态度谨慎。

     近期,到达南方销区的玉米数量不断增加,广东港口玉米销售缓慢,因而引发北方港口玉米库存量积压,港口玉米价格走低。北方港口玉米货源充足,一些贸易企业减少发往港口的玉米数量,另外一些贸易企业则担心价格下滑而积极抛售手中的玉米。

     由此来看,目前国内玉米市场利空因素偏多,但在利空因素的背后我们却能看到其中利好因素的存在,后期玉米价格仍有走高可能,切忌过分悲观,具体分析如下:

     从产量看,国内玉米丰收增产和全面上市将增强市场供给,根据目前天气状况,预计今年我国玉米总产量将达到1.23亿吨。新增供给小于新增需求,如此将促进市场价格。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国内玉米产需将基本平衡,加之运力紧张、东北玉米外运困难,产销区不平衡的矛盾仍将继续存在。

     从供需看,国内养殖业进入了快速的发展增长期,后市面临中秋、国庆、元旦和春节四大节日,饲料生产进入旺季,对玉米的需求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对玉米市场行情将起到良好支撑;同时由于人们对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的刚性效应,本年度饲料用玉米的消费量仍将较上年增加200万吨;而国家主管部门大力实施玉米汽油醇的举动,对工业消费玉米数量也将起到刺激作用。饲料及工业玉米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玉米价格将起到拉动作用;有关部门预测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玉米总需求数量在1.27亿吨。但国内玉米供给增强,供略大于求,近期东北玉米压库促销、玉米出口大幅下降,新玉米收获的临近,对玉米价格的压制作用不断增强。

     从库存角度分析,由于近年我国玉米消费水平大幅提高,而产量并未明显增加,这就造成商品玉米数量明显下降,粮食部门不断从库存中提取玉米来满足市场供应,并造成玉米库存总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估计2003/04年度我国玉米期末库存量为4425万吨,同比下降31.6%,2004/05年度将降至2885万吨,同比下降34.8%。玉米库存总水平呈现快速下降态势,库存压力的减轻有足于推动玉米价格的上涨。

     从产区拍卖情况看,前期,市场普遍担忧吉林省粮食竞价交易会的举办,低价粮源的大批量涌入将对于现货市场将起到打压效应,然而,从拍卖结果看,由于大部分玉米流拍,而且成交玉米价格普遍偏高(等外玉米1080元/吨起价,等内玉米1100元/吨,仅依照此价位计算,加上运输费用,与目前现货市场价格相差无几),因而,从价格上不具备对现货市场的打压,从数量上也不具备对现货市场的冲击。

     从相关品种看,国内小麦、稻米目前价格相对较高,对玉米价格形成有效支撑;前期玉米价格的大幅攀升,造成饲料加工企业对普通小麦和陈化小麦的需求加大,据饲料生产商反映,只要小麦价格低于玉米价格的90%,他们就会大量增加小麦的用量,目前普通次小麦价格已经高于此价格比例,而且伴随着小麦价格的不断攀升,它与玉米的价差在逐步拉大,用粮企业对玉米的采购热情有望增强。而国内稻米市场行情的普遍看好,对玉米价格坚挺也产生促进作用。

     综合分析,玉米价格经历短期回落后将趋于平稳,短时有可能回升上涨,但近期仍将有所振荡回落,原因一是玉米市场需求疲软,企业采购积极性不足; 二是市场需求高峰期短暂,新玉米即将收获上市; 三是市场环境较为不利,大量拍卖影响市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