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BOT市场将出现技术性反弹
美国新玉米临近收获季节,市场压力逐渐增大。美国农业部在9月份的报告中预测今年美国玉米产量将达创纪录的2.78亿吨。由于收割期间天气状况始终良好,交易商预测产量数字仍有上调空间。这是导致目前CBOT玉米价格直线下跌的主要原因所在。但是基本面上也有不少利多因素出现,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截止到9月16日一周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当周美国2004/2005年度玉米净销售量为117.8万吨,高于市场预测的80万~100万吨区间,玉米销售量高出市场预期意味着消费市场的好转。
从技术上看,截止到9月23日CBOT玉米价格已经连续第十天创新低,价格长时间在低位运行,技术面已经有调整要求。从CBOT玉米12月合约的图表上看,期价连续四周处于下跌通道之中,技术指标也在超卖区运行了将近月余。从时间周期上看,如果没有大的利空消息影响,玉米期价极有可能在近期出现技术性反弹,这将对国内大连玉米期价产生支持。
二、国内市场不支持玉米价格下跌
业内人士认为2004年国内玉米产量增加对玉米价格的影响不大。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呈持续下降趋势。由于产量降低、消费增长,国内玉米产需缺口到去年已经扩大到1200余万吨,导致国内玉米库存大幅度减少。2003年我国玉米库存量为4000万吨,比1999年减少了2400万吨,下降37.5%。所以说,2004年国内玉米产量回升,也只是恢复性增长,不是过剩基础上的增长,对玉米价格不可能造成长期影响。从需求方面来看,1999年以来玉米需求持续增长,1999~2003年国内消费增长了9.3%。2004年在玉米产量增加的同时,有关部门预计,2005年国内玉米总需求为1.27亿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今年国内玉米总产量为1.22亿吨,较去年增长5.3%,按需求1.27亿吨计算,当年的需求与产量之间的缺口在500万吨以上,对价格仍然有支撑作用。
目前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上虽然已经有部分新玉米收获,但由于运输条件的限制,而南方广大地区玉米供应依然紧张,价格维持在1400元/吨左右的高位。目前国内养殖业已经逐步恢复,对玉米的需求将会大量增加。由于双节即将来临,饲料企业将有一次大的节前采购行动,这会刺激玉米价格上扬。而大连玉米技术面上也出现了止跌迹象。9月24日玉米各合约持仓量几无变化,成交上大多是短线换手交易,尾盘各合约小幅走高,显示出市场对玉米后市的看空态度有所转变。
综合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在多重因素的支撑下大连玉米价格下跌空间有限,一旦CBOT市场企稳回升,国内玉米期价也会随之展开一波反弹行情。投资者可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动态,及时把握做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