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说,玉米期货合约定于周三在大商所上市交易,这将成为衡量国内玉米供需情况的一个新工具。
大商所公布了玉米的挂盘基准价,9月合约定为1250元(1美元=8.28人民币),11月合约为1230元,其它1月、3月、5月和7月合约的挂盘基准价定在1180到1240元/吨。
挂盘基准价要低于东北玉米种植带目前的现价,这说明管理者希望避免出现开盘价偏低以及资金流动低迷的态势,而近来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燃料油合约以及在郑州上市交易的棉花合约都出现了这种局面。
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中国的玉米年产量约为1.2亿吨。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消费国之一。
市场人士希望,玉米期货的推出,有助于政府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更有效的调控玉米供需。
分析师称,远期合约的价格较高可以鼓励玉米种植户制定玉米播种计划,另外也会帮助饲料制造商把一些成本风险转移给自愿的投机者身上。另外,随着国内玉米消费提高,产量增长潜能有限,建立一个期货市场势在必行,特别是如果中国很快转为一个玉米净进口国。
期货市场成功与否将取决于饲料加工业是否愿意进行套期保值
一些行业观察家说,市场期待玉米期货能够对玉米行业带来帮助。北京分析师指出,大商所的玉米期货合约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饲料制造商是否愿意通过期货市场转移风险。
中国饲料加工行业主要由中小型企业组成。过去缺少大量资金和套期保值工具,令大多数厂商很容易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迫使他们只限于即需即购的采购策略。
但是自从政府在90年代末强制关闭了十多家期货交易所,人们的投资思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可能会确保商品交易活动更加规范。
分析师称,中国期货市场仍处于初期阶段,不过与过去的情况已经明显不同。此外,玉米期货合约不可能受到资金短缺的影响,因为玉米现货市场相当庞大,中国也具有成功交易期货的基础。
今后几年中国市场不可能与国际市场接轨
分析师称,由于中国日益依赖海外谷物和油籽供应,中国买家一直要求对国际商品价格具有更大的发言权。
期货日报援引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田源的话说,中国买家目前面临尴尬局面,只要中国买家在国际市场上采购商品,商品价格就开始大幅攀升,我们需要用自己的期货产品来影响国际价格。田源说,如果大商所的玉米期价飙升,那么阿根廷农户可能会认为需要提高玉米播种面积了。
不过其他分析师说,这些良好的愿望近期难以实现,因为目前政府依然禁止境外资金参与国内期货,中国也不可能很快解除玉米进口方面的限制。
贸易商称,大商所交易的大豆期货不能与玉米相比,因为大豆进口的限制较少。大豆期货价格基本上尾随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行情。
北京分析师说,中国大豆油厂想进口多少大豆就可以进口多少,他们依赖海外大豆供应,可是玉米依然是一种受到控制的敏感商品。但是分析师指出,通过期货交易来形成市场驱动的价格是迈向中国玉米市场自由化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