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对于粮食安全问题、价格走势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认识不统一,可能会使管理层失去许多重要的调控机遇,使一些品种非理性大幅波动,某些品种甚至出现局部安全隐患。
二是政出多门。我国需要建立一个统筹机构,协调各部门关系,统一各方认识,提高政府决策的时效性。
三是政策“彷徨”,业界多有疑义。面对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我们只看到粮价上涨的积极作用,而没有看到价格上涨过快过高带来的不利,特别是对粮价上涨预期把握不准,从而失去了宏观调控的有利时机,导致了某些品种、局部范围内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而粮食价格从非理性的高位较大幅度的回调后,又引起了各级政府对农民利益的极大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引起社会上的不同反响和新闻媒体“彷徨收放间”的评论,值得我们关注。
四是决策滞后,缺少未雨绸缪。尽管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但还显得滞后,实际上在2000年粮价已开始止跌回升,发出供求关系变化的信号,敏感的市场研究机构已对此进行了预测,但并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虽然“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但总不如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