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独家视点 » 正文

各方人士对恢复玉米期货上市的反应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8-19  
    第一部分:部分人士的采访摘要:

    全国十届人大代表,吉粮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宪鲁

    玉米期货恢复上市,无论对于玉米主产省,还是对于玉米生产者、经营者来说,都是一个极为利好的消息。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开启了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新纪元,对我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玉米期货恢复上市,为粮食经营提供了避险渠道,增大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砝码";为有效促进玉米产销衔接,解决玉米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点亮了"指示灯"。

    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中国国际期货公司董事长:田源

    玉米期货的推出对于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全球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粮食期货交易中,玉米期货是国际期货市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功能完善的粮食期货品种,具有极强的价格先导性;同时,作为大宗粮食品种,玉米在中国粮食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玉米期货的上市,对于国家通过期货市场来化解风险,管理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市场学会农产品研究中心主任:丁声俊

    继国务院六月正式颁布文件、放开粮食主产区市场、实现粮食全面市场化之后,现在又正式批准玉米期货品种上市。这是又一大突破,是令人鼓舞的大喜事。玉米期货上市,标志着中国粮食期货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意义重大。这样一个大粮食期货品种上市,为广大农民和玉米经营者提供了有更大信赖性的预期价格,对于调整农业粮食种植结构,发展"订单生产"开辟了新途径;为转移和规避市场风险,确保农民增收,改善玉米经营者效益提供了新工具;为粮食市场体系真正实质性地进一步完善和实现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创造了新载体;国家从玉米期货市场上可及时获得预期主流信息作为依据,有效增强决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加强了宏观调控的手段。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理事、GAFTA中国会员贸易委员会主席、中谷集团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雨

    玉米期货上市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首先它有利于国家实现对玉米市场的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使玉米价格保持在一个适当的区间之内,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其次,对于作为玉米生产者的农民而言,可以参考玉米期货价格的走向,对种植结构进行合理安排,对农民收益最大化将有所贡献。再次对于玉米的使用单位--饲料厂、酒精厂、淀粉厂等而言,玉米期货可以帮组它们通过参照未来的玉米期价尽早安排自身的生产经营计划,并利用玉米期货市场回避价格波动的风险。最后,玉米期货合约的上市对提高中国对国际玉米市场价格的影响力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有利于我国在全球玉米定价过程中取得更大的发言权。

    第二部分:玉米市场专家反映

    玉米期货将推动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廖英敏

    今年,继棉花和燃料油期货品种批准上市交易后,盼望已久的玉米期货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即将上市,为中国期货市场再添新的活力。玉米作为大宗粮食品种,将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将扩大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规模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品种,2003年玉米产量11583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6.9%。尤其是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合约本着大品种设计原则,三等以上玉米均可进入期货交割,涵盖了现货市场中90%以上的玉米。玉米期货上市交易,将使我国农产品期货品种所对应的现货基础成倍扩大。同时,玉米又是用途最广、可开发产品最多、用量最大的工业原料。其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涉及农业生产、畜业生产、粮食经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医药等行业。玉米期货的推出,将为这些相关行业中的生产、经营者提供未来玉米价格趋势的信息和回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场所,吸引他们进入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市场。可以预见,玉米期货上市交易,对于农产品期货市场,无论是交易量,还是新客户数量和新的资金,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将进一步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玉米既是粮食作物,又是工业原料。在当前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流通市场化条件下,对于生产者来讲,播种时很难预计收获时的价格行情。对于经营者来讲,季节性一次收购、常年经营,难以避免经营过程中价格波动的风险。对于加工者来讲,也面临着原料价格和产成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近几年,刚刚兴起的订单农业,生产者在播种时就同需求者签订了产销合同,是衔接产需的较好形式。但去年秋天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使得许多订单难以履行。在市场规律作用下,玉米市场、经营者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玉米期货上市交易,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将为以上问题,提供解决办法。玉米期货交易过程中,将产生反映未来趋势的一系列玉米期货价格,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而经营者和加工者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回避经营过程中价格波动的风险。在签订订单时,需求方进行期货套期保值,既锁定原料成本和生产利润,又避免生产者遭受价格变动的损失,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将提高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又是世界上较大的玉米净出口国。我国玉米的生产和出口,应该对国际农产品市场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我国没有玉米期货市场,现货市场缺乏有权威的统一价格,很难起到引导和影响的作用,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定价的话语权。玉米期货上市交易,将增加玉米交易的流动性,集中大量的市场供求。继"中国大豆价格"、"中国小麦价格"、"中国棉花价格"之后,形成比较准确反映市场供求的"中国玉米价格",不仅起到引导中国玉米的生产与消费的作用,而且将对国际市场的玉米价格产生影响,增强我国玉米产业的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玉米期货上市使我国畜牧养殖业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上海汇易咨询公司总经理 李强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出售农产品、农民打工以及销售商牧产品回我国畜牧一养殖业年初由于受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影响遭受了重创,其中,1-7月家禽饲养数量节降幅度最大,种禽饲养量下降了约18%,商品禽饲养量也下降了近22%,全国农民仅家禽价格下降导致的收入下降就为人均12.5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少增长0.5%。此外,2004年上半年的生猪存栏量大幅节降15%左右,并且由于养殖周期的问题至今还设有完全恢复元气。这与国家统计局数据也基本相一致:我国农民上半年现金收入人均为1345元,同比增长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其中,我国上半年出售农产品的人均收入322元,增长231%,农民打工收入人均229元,增长21.4%,销售牧业产品的人均收入230元,增长15.9%。可见,农民畜牧产品销售收入增明显偏弱。但近几年来,随着畜牧养殖业在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中总体地位仍在不断提高,畜牧业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己从1995年的1.3%,增长到2003年的1.8%。恢复玉米期货上市对指导农民客观判断现货市场米来价格走势,避免市场战动给农民带来收益风险,稳定农民对玉米生产的投入,促使我国畜牧养磕业健康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玉米期货恢复上市将加快畜牧养殖业发展。

    世界玉米期货市场能够历经百年风霜而常青,主要是因为其对玉米整个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是世界玉米第二大生产国,同时也是我国饲料的主要原料,在农村经济产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国内玉米期货恢复上市也倾住了业内外人士的大量心血,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在国家一系列扶持"三农"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畜牧养殖业必将会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近年来,我国年消耗饲用玉米约8500-9000万吨,占玉米产量的75-78%。在2003华8780万吨的工业饲料卢量中,其中,猪料比重占339b,家禽料比重占51。5%,我国畜牧养殖业由于今年3月份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饲料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使得猪料、禽料户量同比呈现下降趋势,据有关机构预计,今年半半年全国饲料工业产品总产量为3677万盹,同比下降11%其中,配合饲料产量2824万吨,下降8%浓缩饲料745万吨,下降20%;预混合饲料108万吨,下降25%,部分饲料企业的产量下降了20%-30%。

    我们再来回眸过去十年的历史,我国玉米价格被动更为剧烈,践幅很大。从1994年的590元/吨,到1997年的310元/吨,再从2002年的85元/吨,到2003年高达240元/吨,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感到玉米的现货价格越来越难以预测和把握, 而期货价格则能反映未来市场的变化发展趋势,玉米期货的恢复上市有利于倔进玉米市场的稳定运行,稳定饲料产品价格,对国内畜牧养殖业的长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有利于企业养蕴规模的提升,实行规模化养植。

    国外畜牧养殖业发展历虫表明,形成一定养程规模,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管理和效益,也有利于动物疾病的防治,在我国这方面仍是一个较为蹲弱的环节,从近些年来畜牧产品出口频频受阻就说明了这一点,比如,今年以来安徽两次禽流感疫情中,暴露出来的禽类养殖过于分散,造成防疫成本高、效果差等问题。而在我国有些地区特别是大型肉类生产加工企业,受影响就小得多。事实说明,推进集约经营、规模养殖,是禽流感应情对我国畜牧业发出的强烈经济信号。可见市场突发事件对养殖业的生产和防疫成本是至关重要的。玉米期货恢复上市提供了超强的价格信号,有利于企业养殖成本的核算,锁定后期原料市场价格波动,以便企业

    放心的扩大养殖和实施规模化养植,可以从容地应对国内外出现的复杂局面。

    3、有利于调整农业组织结构,促进农村合作组织规模化。

    现代发达国草原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现代农业发达国家都在24:1的水平,而我国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在0.3-0.4:1之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现代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结构特征就是畜牧业占60-80%,其中在饲料谷物中,主要是饲料E米,饲料玉米的比重占西方发达国皇族主米种植总面积的80%以上,而在中国基本没有饲料作物。此外,世界发达国家市场体系特征,是以多种形式合作牡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美国玉米70%由农业合作社代农场主销售,美国最大的谷物销售合作组织谷物联盟收购玉米就占有美国玉米产量的45%,此外,法国和德国,农村合作组织在市场竞争中也赢得了很高的粮食市场份额:法国在70%以上,德国在50%以上。我国东邻国日本在农协也占有很高的粮食市场份额。而我国大多数农民不论是资金实力还是贸易经验都还不具有直接参与期货市场的条件,由上可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跟现代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玉米期货的恢复上市,由于市场价格杠杆作用的影响,农民将会积极参与调整农业组织结构,比如成立不同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即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合作社帮助农民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而且有利于调整农产品的生户模式,逐步将"专业户+农户"、"公司+农户"模式转向"公司中基地"或"公司+农场"的模式,同时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妖期以来存在的动植物产品农鲁药残留和质量问题,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打出我国品牌的肉类,

    二、玉米期货恢复上市为畜牧养蕴业发展带来了挑战

    1、我国肉类仍处于世界出日弱国之列,与现代农业强国相比有很大差距我国肉类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与其出口比例相比是极不相称的,2003年世界肉类出口2624.5万盹,占总产量的10.7%而我国出口肉类92.6万吨,只占世界出的3.5%。近年,我国的肉鸡出口一直处于受阻的状态,多年来出口徘徊在30-50万吨,占鸡肉总产量仅6%-8%,如果以去骨鸡肉计算,也不会超过总产量的10喘a由于我国企业的商品肉鸡80-90%部依赖于收购农户饲料的鸡,不仅使质量控制比较困难,而且出口受阻造成的停止收购极大地打吼了禽养市场平衡。因此,每次的出口封关都会对国内糊产业造成很大的问#,还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2、玉米期货的恢复丰市,促进我国畜牧出口价格与世界接轨

    近几年来,我国的玉米生产成本一草居高不下,在国际市场丰的价格竞争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在国际宝划生丰产的时候,我国主米的传统优势逐渐丧失,王划生出口数量开始下滑,玉米期货的恢复上市对增强我国的品种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对稳定畜牧产品出口戚本跑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期货具有的为与之相对应的现货市场提供风险规避手段的特性给王米现货市场价格一个有利的支撑,玉米期货上市可以促进玉米合理流向,给我国畜禽户晶的出口价格提供了风向标,有利于促进我国畜牧产品价格与世界同步,抓住商机在比较圈内外市场中挟得更好地收益。

    综上所述,王划生期货的恢复上市对我国盲牧养殖业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它必将对我国主米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稳定饲料原料的价格,蝇升企业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促进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缩小了我国与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距离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当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从事玉米经营的企业资金缺乏,参与套期保值企业的期货市场运作经验不足等。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和城乡协调发展政策的引导下,玉米期货的恢复上市,有了价格信号的参考,政府宏观调控将会更加得心应手,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我国畜牧养殖业将随着玉米期货的恢复上市边来新的发展时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第三部分:玉米现货企业反映

    玉米上市,多方受益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市场负责人

    预计2004年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玉米使用量将超过100万吨,作为用粮大户,我们对玉米期货恢复上市表示热烈欢迎,我们认为玉米期货上市对农民(农场)、粮商、用粮企业及政府部门均意义重大,玉米上市,多方受益。

    首先,对农民方面。

    1、 玉米期货上市可以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

    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前,农民卖粮难主要体现在价格低卖不出去以及"收白条"拿不到钱等方面;粮食市场化以后,农民面临的卖粮难则主要体现在难以卖到好价钱。由于农产品季节性极强,其上市与销售通常集中在一两个月时间内,农民艰辛劳作半年多甚至一年时间,其命运就在一两个月内被决定,因此,农民几乎总是会遇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面对农产品的短时间内集中销售,农民通常都是处于劣势,种粮人不定价,粮价任人宰割。有了玉米期货交易以后,情况就会大不一样,农民可以选择在一年的任何时间卖粮,只要农民认为价格合适有钱赚,农民就可以随时卖粮,集中销售的局面将会改变。

    2、玉米期货上市可以促进规模农场农户以及农民合作化组织的形成,农民增收的力量将更加强大。

    提到农民增收的问题,大家通常都会想到的原因是粮价低,其实,粮价低并不是粮食价格长年的低,而通常只是集中销售时价格低。有关资料显示,一年内粮食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波动幅度通常在10%-20%之间,部分年度甚至超过50%,农产品属于价格大幅波动的商品之列,高价卖粮与低价卖粮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有了玉米期货市场以后,农民就可以选择在高价区卖粮。但是,我们知道,中国农民规模普遍偏小,一年的产量通常只有几吨甚至不到一吨,这么小的量与期货市场大批量交易明显不对称,所以,千家万户的农民个个都去参与期货交易是不现实的,那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市场组织者出现,她可以是大型农场、大的粮商或者是农民合作化组织,他们将千家万户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相对较大的卖粮人,利用期货市场长年交易的特点,他们可以有选择地、分批地将粮食在相对高的价格区域卖出,这样,农民增收最终实现。

    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市场组织者会出现呢,这是因为期货市场提供了一个高价卖粮的场所,卖方收益会相对增加,这种增加的收益会吸引市场参与者来套利,于是,市场组织者,规模农场农户和农民合作化组织便应运而生。所以,期货市场催生规模农场和农民合作化组织,规模农场和农民合作化组织发展壮大以后,农民的实力及市场地位将明显提高,农民在农产品定价方面将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农民增收就更有保障。

    其次,对粮商方面,玉米期货上市可以促进大粮商的形成。

    中国是全球最大产粮国之一,粮食总产量基本上排在第一、二位,粮食进出口量也排在世界前列,所以中国理应产生几个世界级的大粮商。但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粮商与世界级粮商之间的差距十分巨大,这中间原因很多,但我们认为缺乏成熟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也是阻碍中国粮商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没有农产品期货交易,粮食市场便没有避险机制,粮商更多的时候只能扮演一手买进、一手卖出的"对缝"角色;行情上涨时,粮商大赚特赚,行情下跌时,粮商便全面亏损,粮商整体缺乏稳定的盈利模式和避险工具;长期下来,粮商积累不多,做到一定规模便无法超越了,很多粮商多年积累之后一两年内便破产了;所以,中国粮食行业,除少数国有企业外,民营粮商基本上是几年换一茬人。粮商长不大这种现象就跟中国券商因缺乏避险工具而难以做大、做强一样。所以,有了玉米等农产品期货交易以后,粮商便可以在经营过程中锁定销售价格或采购成本,将风险规避给期货市场,形成自己稳定的盈利模式,这样,粮商便可以一步一步地做大做强了。

    再次,对玉米使用企业而言。

    玉米期货上市可以解决用粮企业在现货采购方面经常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

    1、 用量企业增加现货库存常常面临资金压力和现货损耗问题。

    在经营过程中,企业通常会通过低价区域增加库存来降低采购成本,但是,增加现货库存将100%占用资金,而且,现货库存大时损耗将随之增加;同时,对整个社会而言,现货库存以静态方式存在是社会资源的闲置,所以,降低现货库存是企业经营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这样,高库存与低库存之间就有了矛盾,只有通过期货交易,这一系列矛盾才可望缓解。这是因为,期货市场实行保证金交易,只需5%-10%的资金便可100%地锁定原料成本,而且,期货市场交易的是标准化合约,买入期货并不涉及实物库存的增加(实物交割除外)。所以,利用期货市场,用粮企业既可以减轻资金压力,也可以避免实物损耗,同时,全社会范围内资源也不会闲置。

    2、 现货市场增加库存会遇到卖方干预的问题。

    当原料价格处于底部区域时,卖方通常处于微利甚至亏损境地,因此,一旦有上涨迹象,卖方将减缓销售节奏,甚至停止销售。所以,当市场看涨、用粮企业想加大库存时,其采购量通常受限制,很难在低价区域实施大量采购。而期货市场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期货市场参与者众多、交易量巨大、价格连续性强,用粮企业完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较大量的采购;同时,用粮企业如果觉得现货库存偏多,存在价格下跌风险,她还可以利用期货市场的做空机制卖出库存。所以,有了玉米期货市场,用粮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调节和控制库存。

    3、 现货市场遇到的毁约问题。

    前面我们提到过,国内粮商规模普遍不大,积累不多,其本身抗风险能力差,而农产品价格波动巨大,所以,一旦价格暴涨,用粮企业便面临卖方毁约的风险。而期货交易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期货市场容量巨大、参与者众多,买卖双方随时可以实施买入或卖出交易,期货市场基本不存在违约。

    最后,玉米期货上市对政府方面,有了玉米期货交易,政府在市场管理方面将拥有更加具体的监测工具。

    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的功能,众多的市场参与者从不同角度对玉米价格产生不同的预期,并体现到期货交易中,从而形成期货价格,所以,这个价格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成熟的期货市场产生的期货价格是现货交易乃至其他交易的定价基础,这一点在国外已经得到证实。因此,参照期货价格,政府可以推算出产地以及销区的各种价格,抓住大连价格,政府便可以掌握全国价格。以期货价格作为监测工具,政府可以有的放矢地实施市场管理和宏观调控,比如,当期货价格长期低迷时,政府可以考虑给农民增加补贴,当期货价格长期高涨时,政府可以考虑抛售国储或增加进口等。

    总之,玉米期货恢复上市,农民、粮商、用粮企业以及政府都将受益。

    第四部分:期货公司专业人士

    玉米期货的恢复对现货市场及农民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

    黑龙江省天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转普

    一、对现货市场的影响

    中国玉米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的消费量、贸易量相当大,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也远大于大豆,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设有大豆期货这个交易品种,国内众多的油脂企业、贸易商、饲料企业、种植户充分利用了大商所的大豆期货交易平台,实现了利用套保等手段规避现场市场风险的目的,在中国入世后,玉米市场逐渐推出了保护价,目前,我国

    除主产区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仍按保护价收购外,其他地区已完全实现市场化,据不完全统计,退出保护价的玉米总量已达到全国玉米总产的70%,玉米成为三大粮食品种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品种,其价格已基本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广大玉米种植者、流通企业、饲料企业、工业企业需要一种套期保值的工具,即将推出的玉米期货正顺应这种市场化的需求,利用期货市场可以回避国际、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恢复玉米期货交易有利于促进玉米现货流通,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稳定供需关系,引导玉米合理流动。

    中国是玉米出口大国,2003的玉米出口量达到了1638万吨,玉米期货的恢复,有助于玉米贸易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保,以规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在现货收购方面,以前各级政府倡导的"订单"农业有很大的不足,一旦市场价格或产品质量出现较大变化,订单签订双方很容易出现违约现象,从而出现经济纠纷,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制度以及有交易所做保证,保证了交易双方都不存在违约风险,种植户和现货商、玉米消费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实现保值、增值以及转移市场风险的目的。期货价格还可以为订单农业提供合理化的参考价格,以弥补订单农业的不足。

    开展玉米期货交易后,期货市场交割制度将对玉米包装规定严格的标准,这对于现货市场管理的规范化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对农民种植结构调整的作用

    期货价格以其特有的前瞻性,能够科学地解决农民下一年度应该种什么、种多少、以及同种作物品种选择等一系列问题。期货交易所签订的都是标准化合约,对农产品的等级有严格的规定,充分体现了优质优价的原则,可以不断地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有助于引导农民种植品质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玉米,增加农民收入。如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强筋小麦后,强筋小麦与普通小麦的期货价格价差一度扩大至300元/吨。不少面粉企业成功利用强筋小麦期货,发展订单农业,从而达到了鼓励农民种值优质小麦的效果。

    黑龙江省在以往的玉米收购过程中,主要以水分和杂质定等,即将恢复的玉米期货合约采用以容重指标定等的规定,如果按照容重这个指标衡量,黑龙江很多地区的玉米达不到二等的标准,这样一来,很多农民将要考虑调整种植结构,多种能符合交割标准的玉米,以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以前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单一,仅有大豆、小麦这两个期货交易品种,市场需要更多的交易品种。玉米期货的恢复(水稻期货如能推出更好),将会使农民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对各种农产品的价格进行比较,找到最适合自己种植的品种,适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

    三、玉米期货的前景展望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品种,1994-1996年,大商所曾上市玉米期货,当时的交易状况就相当活跃。玉米是世界期货市场中历史最悠久﹑生命周期最长的品种,目前世界上共有8个国家的12家交易所上市玉米期货合约及相关衍生品,CBOT玉米期货合约成交量约占CBOT七种农产品期货成交总量的35%,可见玉米期货在农产品期货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玉米期货有着良好的投资都群体,经过多年的规范发展,国内期货品种、尤其是大连的各交易品种日益活跃,市场参与者也越来越理性、越来越规范,一个新品种的推出,必然会吸引一批新的市场参与者,新品种的推出对于期货公司而言也是一个利好。玉米期货是一个大品种,其市场参于者众多,为期货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契机。

    我们还可以利用玉米期货交易恢复的契机,凭借我国玉米生产、消费、出口大国的地位,努力争取将国内玉米期市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玉米交易中心和价格中心。

    我们相信,玉米期货的发展前景一定会非常美好的,我们也希望玉米期货越早恢复越好。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