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粮食价格市场化的情况下,国有粮食企业风险意识自然加强,在行情不明朗的情况下,收购相对谨慎,同时农发行为规避风险,资金发放速度也相应放缓。而新的由贸易商以及小商贩形成的收购群体,因为收购资格限制以及公路运输费用提高,也出现迟缓入市的现象。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今年粮食收购高潮出现时间的后推。同时,在中央1号文件的指导下,出于对国内粮食生产跟不上消费形势的深刻认识,农民普遍认识到粮食价格上涨的趋势仍未改变。在总结了去年夏收后过早抛售粮食的教训后,农民出现大面积的惜售现象。
粮企与粮农在收购问题上的对峙,成为2004年夏粮收购的最大特点。农民存粮的增加,也使原来粮食大多集中在国家手中的不合理现象得到很大改善。农民存粮比例的提高,使农民对粮食价格的涨跌具有了很大的“发言权”。同时,由于农户、粮商、粮企、银行各个环节都已经融入到市场大潮之中,买和卖的判断以后全部由自己来决定,阶段时期的“羊群效应”所导致的“追涨杀跌”现象会频繁出现。
6月初开始,关于2004年中国粮食出现较大丰收的报道屡见报端。这些报道也直接打压了郑州小麦期货价格。但是,根据青马工作室去年10月份以来多次深入小麦产区实地调研的结果,冬麦种植面积的减少应该是确定无疑的事情。2004年1月29日,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公布,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为1944万公顷(2.92亿亩),比上年同期减少66.7万公顷(1000万亩),减3.3%。2004年5月,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情遥感速报提供的数据认为:全国冬小麦种植面积减少5.06%。那么,冬麦为什么能够出现意料不到的“丰收”呢?
客观说,单产的增加是今年冬麦丰收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因为小麦生长后期天气较好,农民因为粮食价格上涨,也加强了麦田管理和投入,单产水平确实提高,这是小麦能够增产的客观原因。而冬麦产量增加的主观原因,除了顺应国家对“粮食产量恢复性增长”宣传,部分地区出现夸大收获量现象外,部分地区存在的“为多拿粮食补贴,而多报种植面积”现象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例如山东某地区,今年国家实现粮食直补后,国家对小麦每亩补贴13元,该地区去年小麦种植面积不足600万亩,今年的上报种植面积却高达900万亩。简单计算,地方多报的300万亩的小麦种植面积,可以为地方农民多获得3900万元的来自粮食风险基金的补贴。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当地农业部门人员称,主要是国家今年提倡加大农业生产,地方将以前以棉花面积统计的麦棉套种田,也算为麦田面积。总的看来,对官方宣传的小麦增产问题,我们需要客观对待。
根据专业人士初步预计,2004冬麦总种植面积为1962.5万公顷,比去年减少3.3%,夏收小麦单产提高4.5%, 夏收小麦总产比去年增加的幅度大致为1.1%,也就是说,今年小麦是个“平丰”年。结合春麦面积增加的预期,青马工作室初步预计,今年我国小麦总产为8770.7万吨,消费需求为1.075亿吨,进口量为750万吨,年度内供应缺口大致为1200万吨左右。年内小麦供应偏紧的形势仍较明朗。
2004年下半年,受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影响,国内已上市的大豆、小麦、棉花期货价格都从今年3、4月份的高点大幅回落。在完成对宏观调控的利空释放后,这些品种价格再次受到各自供求面的影响,它们的走势也供求面的不同而出现分化。总体看,由于小麦市场供求面略好于大豆和棉花,以及小麦与大豆、棉花的比价偏低,因此,在以后的下跌过程中,小麦品种将比大豆、棉花抗跌,而在反弹过程中,小麦的反弹将更具有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