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玉米出口将达历史高点
根据海关统计,今年1-11月我国已经累计出口玉米977万吨,较上年同期的534万吨增长了83%。
对我国北方主要港口12月份出口玉米装船情况的统计显示,当月玉米装船量将达130-140万吨,全年玉米出口量将达到1107-1117万吨,全年玉米出口有望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今年我国玉米出口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是出口量快速增长,今年出口量较上年增长85%;全年有六个月的时间月出口量超过100万吨。
其次,是出口区域扩大。今年我国玉米出口的地区除了传统的东亚和东南亚市场外,又开辟了西亚和南非市场。特别是在11月和12月我国累计向台湾出口了7万吨玉米,尽管数量不多,但是为两岸今后开展进一步的贸易往来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在出口的玉米中,约有55%的玉米出口到韩国,约25%的玉米出口到马来西亚,10%的玉米出口到印尼。
第三,是玉米出口质量提高。在过去的出口中,我国玉米曾出现过因杂质含量超标而被购买方退货的情况,今年的玉米签单尚未出现质量纠纷。并且,我国输出到台湾地区的玉米在经过当地质量检验部门检查后,在质量上获得购买方的肯定。
玉米出口增加拉动国内市场价格
今年我国玉米出口大幅增长对拉动国内玉米价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刺激了国内低迷的玉米需求。2002年上半年国内养殖业未获得预期增长,对玉米的需求增幅缓慢,同期东北地区玉米播种和生长情况良好,增产预期对玉米后市价格的压力不断增大,企业采购积极性降低,进一步压制了市场需求。进入下半年后,随着出口量逐月扩大,外贸需求增长有力的弥补了内需的不足,为后期市场价格上涨奠定了基础。
第二,是出口迅速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今年东北地区运力紧张的局面,使得国内玉米供应在产量增长,消费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出现了短期区域性供给不足问题,进而拉动了市场价格。今年下半年有关部门为提供铁路运输能力,在山海关段和秦皇岛段实施电气化改造工程,全部工作预计要在03年5月结束。受施工影响,东北地区进关铁路运力同比下降。同期东北大豆外运需求增加和内贸玉米外运需求增加,导致内贸运输与外贸运输运力争夺激烈,而国家实施的运力适当向外贸倾斜的政策使内贸运力更趋紧张。
第三,出口增加降低了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库存水平,从而使其有足够的库容在秋粮上市时展开收购。而秋粮收购开始后,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又进一步刺激粮食部门的收购积极性。对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地部分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收购意向的调查显示,多数企业倾向于在今年的收购中增加收购数量。
03年玉米出口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入世一年来的市场实践证明,我国有能力在保证国内玉米价格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出口水平。预计2003年我国玉米出口数量为900万吨,较2002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预期国际玉米价格将因玉米主产国产量增长、国际玉米供求环境改善而下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我国玉米出口的竞争力,但是我国玉米在对东亚、东南亚等国出口上所具有的运距优势仍将维系我国玉米出口大国的地位。
2003年我国玉米进口仍将处于较低水平,进口玉米价格明显高于国内市场是影响国内玉米进口量的最主要因素。
出口对价格的影响将持续到03年一季度
今年玉米出口对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铁路运力紧张体现出来的,同时这两个因素又相互影响,相互促动。预计东北地区铁路运力紧张的局面将在2003年一季度后逐步缓解,同期玉米出口对市场价格的拉动作用也将相应弱化。
首先,东北地区2002年生产的大豆预计将在一季度时基本发运完毕,大豆与玉米争夺运力的现象将消除,铁路运力紧张的问题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其次,在2003运输年度开始后,铁路部门在上年度末为避免增加2003年运输任务而紧缩运力的情况将消除,发放的粮食车皮数量将有所增加;
第三,2月25日春运结束后,铁路部门将使运力重新由春运期间的向客运适度倾斜调整为向货运适度倾斜。
明年二季度有望成为国内玉米价格低点
在2003年二季度,国内玉米价格有望回落至全年最低水平。其理由如次:
首先,是东北地区运力紧张问题解除后,其发往通过铁路发往关内地区以及通过海运发往南方地区的玉米数量都会增长,市场上玉米的供给数量将同期增加;
其次,是华北黄淮地区农户在上年因价格上涨而惜售的玉米在一季度后将随着当地气温回升而增加销售量,市场玉米供给也随之增加;
第三,是一季度以后的两个月国内饲料业玉米需求处于年内较低水平,市场需求量有所减少。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饲料业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华北黄淮地区国有粮食部门收购量有可能出现增长,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牵制玉米价格下跌的幅度。对华北黄淮地区部分收储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对在明年春季收购部分玉米的问题态度较为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