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降温势头迅猛
在今年3、4月份一轮疾风骤雨般的宏观调控措施之后,投资降温趋势已相当明显,且冷却速度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昨日公布的工业增长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310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这已经是工业增长在今年3月达到19.4%的顶峰、继4月份小幅下滑至19.1%之后,连续第2个月回落,且回落呈加速之势。
如果细看行业数据,可以发现增长回落的主要行业分别是:粗钢和钢材分别增长13.3%和14%,均比一季度增速下滑约50%;水泥增长17.1%,比一季度增速下滑约28%,这些降温最快的是原材料行业。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将在5月份继续大幅下滑。
固定资产投资的拐点早在今年一季度就已出现。今年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高达53%,3月份当月增速回落到34.5%,使一季度投资增速回落至43%。
最近的投资动向是怎样的呢?除了原材料行业的增长外,另一个较具趋势性的指标是新开工项目数。1-3月,城镇新开工50万元以上项目个数同比增长31%,已比前两个月增速回落31.4个百分点;而4月份新开工项目数同比仅增长5.9%,又比一季度增速回落25.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得到控制,已开工项目又正面临全面检查和整顿,近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继续回落将不可避免。
物价本季达到顶点
昨天公布的金融数据也让人颇感“惊喜”,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7.5%,不仅比上月末低1.6个百分点,且已达到今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的调控目标:17%左右。
除此以外,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18.6%,比上月末低1.4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6%,增幅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这些数字都越来越接近理想值。目前,前一阶段实施的货币政策,其效力还未完全发挥出来,因此,货币供应量和贷款的增长在近期也将进一步放缓。
货币供应的放缓,结果必然是物价上涨的放缓。有关专家指出,根据中国以往的经验,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比较稳定地维持在17%左右,物价的上涨幅度是不可能超过3%。当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到物价水平的变化会有一个时滞。
据有关专家的普遍估计,今年物价的峰值将出现在本季度。首先,从居民消费价格变动趋势看,去年受“非典”影响,二季度价格月环比连续3个月负增长,价格水平处于全年低点。直至去年8月,居民消费价格才开始环比上涨,同比涨幅达到3%发生在第四季度。低基数将使今年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提高,而去年的翘尾因素又将使今年三、四季度的物价不可能大幅上升。
其次,从引起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粮食价格来看,夏粮丰收已成定局,但夏粮增产量不大,可能使粮食价格仍然呈稳中略升的趋势。但由于农业支持政策、耕种面积扩大等影响,秋粮增产希望较大,会一定程度减缓粮食涨价因素。
随着秋粮收获、翘尾因素消失,以及生产资料价格目前的逐步回落,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至3%以内的温和区间是比较有把握的。
增长峰值出现过后
当前,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个拉动GDP增长的因素中,投资显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为什么最近两个月投资增速下滑较快、消费和出口平稳增长,而经济增长不但不出现下滑,反而出现峰值?答案是由于去年的“非典”。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预计,今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率同比将超过11%,经济增长速度将创近年来的新高。但去年二季度,我国正处于非典型肺炎疫情爆发的高峰期,经济增长速度仅有6.7%,是1992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由于基数较低,今年二季度即使保持正常增长,从经济增长同比数据上也会表现出较高的速度。如果没有发生非典型性肺炎疫情,最保守估计,2003年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应为8.8%左右。若以此作为计算去年二季度的基数,今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在9.2%左右,低于今年第一季度。
可见,虽然今年二季度的经济增长将达到本轮周期的峰值,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峰值是在投资减速、工业减速、货币供应减速的情况下达到的。因此,当峰值过后,当所有的宏观紧缩政策逐渐发挥效力,当阶段性拐点已经出现,是否应当重新考虑宏观政策适时、适度的微调?(尹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