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政策 » 正文

众专家"乱谈":影响粮价不确定因素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目前政府官员、学者以及市场人士对“粮价2004年还有上涨空间”的判断基本达成共识,但分歧严重的是价格上涨的程度———到底是温和小幅度上涨、猛烈上涨,亦或剧烈波动?而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中国粮食库存水平的判断不同   2003年10月份国内粮食市场突如其来的大幅上涨行情,现在看来却是国内粮食供需形势从过剩转向偏紧的一个信号。2004年政府出台的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两项重要任务,即提高农民收入和粮食产量。而粮食价格的上涨,则成为实现这两大目标的主要途径,即便不是惟一的途径。   涨幅之争   事实上,由于国内粮食价格连年低迷,播种面积持续降低,去年粮食产量更是创下1990年来低点,因此今年粮食价格将会恢复性上涨正在成为政府和民间的共识。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在记者招待会中表示,从粮食价格的总体水平来说,目前仍低于1996年的水平,还有一个合理上涨的空间。这也是官方迄今发出的对粮食价格走势最为权威的声音。   如果说官方和民间对于2004年粮食价格上涨并没有多大分歧,但是就价格波动的幅度以及走势的预期却是大相径庭。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程国强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尽管近几年产需间出现缺口,但是由于我们有一定的粮食库存,供需之间还是总体平衡的,因此粮价不会剧烈波动。”   但是部分业内人士指出,基于粮食实际库存和账面库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2004年粮食价格将会大幅上涨。南都期货郑州营业部经理田亚林正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士之一。   田亚林认为,目前中国的粮食实际库存和账面的库存相比有着相当的差距。造成实际库存缩水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一般粮食购销企业采取先抛后收的方式进行粮食储备,但去年10月以来粮食价格的上涨使多数粮食购销企业抛出去的仓位还没有及时补回;其次,一些主产区省份由于财政紧缺,无法为储存粮食而支付过多的补贴,因此实际的粮食库存要小于账面的数字;另外,在深化粮食改革的要求下,一些粮食企业也通过抛售粮食来获得必要的资金来解决“老人”、“老账”和“老粮”问题;还有,在去年粮价上涨时期,中央粮食储备企业也暂时停止粮食的轮进。   作为小麦期货市场的坚定看多者,田亚林对于2004年粮食价格的判断是“猛烈”上涨。   库存之谜   但是,一切的关键都在于对目前粮食库存水平的判断。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的粮油期现货专家李磊认为,根据目前官方发布的数字来看,国内粮食库存短期并无短缺之虞,即便实际粮食库存或许与账面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差距也不会太大。   由于国内粮食库存一直被视为机密,因此对今年粮食价格走势的判断之所以出现差距,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不同人士对于当前中国粮食库存实际水平的判断各有不同。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2003年年底的粮食工作会议中表示:“我国粮食供求形势是好的,当年产量加上现有库存仍然是供大于求的格局,市场供给是有保证的。”   田亚林则认为中国实际的粮食库存比账面数字严重缩水,已经到了临近底线的水平。加上最新更公布的春播面积以及春苗生长的状况来看,今年中国夏粮减产已经成为定局,粮食产量有可能降至1996年以来最低水平。   2004年,国内粮食市场注定不会平静,这是由于影响2004年粮食价格的因素也在增多,无论是年初的禽流感,还是预期汇率的变化,以及粮食购销体制的变化和对粮食价格上涨的心理预期等因素,都可能对粮食的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将在今年全面放开粮食的收购和销售,国有粮食企业不再垄断粮食的来源,也不需要受“顺价销售”等政策的限制。   包括程国强在内的很多学者认为,粮食购销体制的改变不会改变粮食的供需,因此不会对价格有影响。   但中期公司李磊认为,由于目前国内粮食供需偏紧,市场普遍预期粮食价格上涨,加上去年底国储粮抛售后存在补库的需求,因此收购渠道的多样化,或将造成粮食收购中出现国营粮商和私人粮商竞价收购的现象,特别是在粮食上涨的心理预期下,加上中国粮食供应存在销区和产区的不平衡,会使得价格信号被进一步放大,具体表现就是粮食价格可能会在局部地区或者某个时间段出现大起大落,因此尽管粮食价格整体上扬的趋势不变,但是不能排除粮价走势在多种因素的左右下,将会表现出十足的猴性。   李磊指出,政府对粮食价格仍然有相当的调控能力,如果粮食价格上涨过快引发通胀忧虑,则将会继续通过释放国储库存或者加大进口力度来调控市场价格。   本周中国小麦采购代表团已经赴美采购小麦,坊间传言中国今年进口小麦数量有望达到300万吨,远远高于2003年的进口量40余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陈锡文本月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中国的粮食总库存仍然是处于历史上比较高的水平,上涨幅度不会超出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并且表示政府不会放弃对重要农产品的调控。(记者 安明静)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