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履任总理之际,同样也有一次经济问题排序:第一,“三农”;第二,国有企业;第三,下岗和失业,社会保障;第四,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发展不平衡;第五,财政负担沉重,金融不良资产比例较高。 两次排序,温总理都把农业放在首位,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2003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得到了一些实惠。但整体来看,“三农”问题依然严峻。
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王郁昭2003年11月9日坦陈,目前内地还有3000万人没有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的,由于受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的影响,有的又重新陷入贫穷。但是若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美元的严格标准计算,其实中国内地有1亿左右贫穷人口。
2003年,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在《战略与管理》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农民有组织对抗地方政府的调查文章,引起广泛关注。
在南开大学的一场报告会上,于建嵘公开指出,与以往的农民运动不同,当前农民有组织的集体抗争运动,目的已非简单的经济,而是直接指向政治和人权。他对中央提出的基本对策是,官权退出,民权跟进;廉洁法律,官须有德;休养民生。于建嵘提出的问题十分尖锐,不仅在专业人士当中广为流传,据说也得到了最高领导层的重视。
事实上,早在2003年1月7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就指出,必须保持农村基本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如果没有了土地,他们就没有了退路,社会就很难安定。” 繁荣并不足以保障社会稳定,财富鸿沟却可以让整个社会断裂。2004年经济工作思路“稳”字当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32字方针,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32字方针将稳定政策放在首位,显示了新政府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