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最近几天受旱的面积急速扩大,据统计,截至6月3日,吉林省旱田干旱面积为1740万亩,而截至6月10日这一数字就发展到2948万亩。仅一周时间,干旱面积就扩大了近一倍,并且从旱情集中的吉林省西部地区扩大到中部地区。5月4日以来,吉林省气温偏高,降雨偏少,大风天气较多,目前全省平均降水同比减少33%,而且分布严重不均,吉林省白城市和松原市等重旱区全为无效降雨,通榆等县的旱情是1965年以来最重的。目前全省旱田作物萎蔫面积已达到120万亩,接近枯死的作物面积10万亩,而且呈迅速扩大态势。据气象部门预报,吉林省最近5天之内没有明显降雨过程,而且气温高,风力大。这种少雨、高温并伴有干热风的气象条件会使干旱面积进一步扩大,干旱程度进一步加重。
杨庆才说,吉林省旱情之重、范围之广、危害之大都是十分严峻的,无论是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还是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出发,都必须做好抗旱保苗工作。全省各地要牢固树立抗大旱、长期抗旱的思想,积极行动起来,重点围绕“两查、两补、三保”(查苗情、查墒情,补水、补苗,确保壮苗、全苗、齐苗)的任务目标,奋战20天,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吉林省各地将采取多种措施做好抗旱保苗工作,针对不同的区域、地块和苗情,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在重灾区要组织力量逐村、逐户、逐块地搞好“查旱情、查芽情、查苗情、查虫情”的四查工作,组织、发动广大农民进行有效灌溉,水源困难的地方要从大面积抗旱及时转移到重点地块中来,优先保证口粮田、种子田、经济作物田和全苗地块的抗旱灌溉用水;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努力开辟新的水源。要开动所有的机电井、电灌站等抗旱设施,出动在家的劳力和运输车辆,启动全部抗旱水源全力抗旱;坚持科学抗旱,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搞好查田毁(补)种;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幼苗生长;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人工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