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播种季节的临近,一些农民开始日益担忧大豆的低萌芽比率,这从他们询问关于如何使用化学制剂而改变这种情况的许多问题上反映了出来。春季可能多雨加重了这种担心。
密苏里州大学的农学家提出了今年大豆的低萌芽比率的一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低萌芽比率?在2000年季节的低萌芽比率很可能要归结于病虫害的影响。
去年,豆类叶子上的甲虫数目达记录最高水平。甲虫聚集在豆荚上,这直接毁坏了种子,在豆荚上留下的伤口也给菌类提供了侵入机会影响了种子的发育。从这种破坏类型的田地里收获的种子具有低萌芽比率。
此外,感染了种源性真菌,如Phomopsis菌和Cercospora菌,也会造成种子质量降低。
对种子进行处理能提高其发芽率吗?这个问题是复杂的。假如致病菌在种子里但感染是在表面的,发芽率不会很受影响,使用种子处理能使种子播种时免受致病菌危害。
播种时,土壤湿冷会增加种子受感染的机会。在实验时,这些种子经常有高发芽率,伴随着隔离菌类也比正常
的要高。若实验表明种子具有高发芽率的同时有相当多的感染菌存在,种子处理也许有用,特别是若种子播种在湿土中。假如种子受甲虫和感染菌类侵蚀,活力已经严重受到损害,那么种子处理不能改善低萌芽比率。
在这种情况下,认为只要使用种子处理播种就万事大吉,那么你会被误导。到你发现你的种子水平很差时,已经太晚了。
控制幼苗腐烂的方法:重要的是,种子处理能保护种子免受土源性真菌感染,当幼苗腐烂风险高时,这种处理是有用的。
幼苗腐烂的风险由土壤类型,耕地方法和播种日期决定。重土和没有耕过的农田相对来说风险较高。过去经历过这种疾病的农田重复发作的可能性高。
在春季播种时,假如土壤墒度大,发病的几率随播种日期的不同而不同。
早播时的幼苗腐烂疾病由冷温菌,主要是Pythium和Fusarium引起。土壤温度低(在华氏60度以下)和潮湿有利于这些菌类生长。假如播种延迟,土壤暖和,应注意Phytophthora菌和Rhizoctonia菌会造成幼苗腐烂,因为这两种菌类在土壤温度大约华氏80度时最为活跃。春末土壤温暖时所发生的幼苗腐烂很好的表明了是由这两种菌类任何一种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