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玉米市场整体表现较好,价格普遍微幅上扬,尤其东北主产区涨幅最大。从吉林的情况看,目前新玉米收购价格上涨比较快,长春周边地区玉米收购价格已由前期的0.37元/斤,涨至目前的0.40元/斤左右,虽然价格上涨较快,但由于目前农民手中存粮较少,且惜售心态比较严重,加之收购渠道较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进度依然缓慢。截止2月24日,吉林省累计入库新粮1058.5万吨,其中保护价玉米入库679.5万吨,仅完成任务量的73.2%,按照目前的进度,今年完成保护价收购任务存在困难。玉米收购价格的稳步上扬,带动了粮食企业玉米出库价格上涨,目前吉林中、南部地区玉米出库价格在950元/吨左右,西部地区玉米出库价格在940元/吨,北部地区玉米出库价格在930元/吨。在东北玉米价格保持坚挺的同时,华北、华东地区以及华中地区玉米价格稳中有涨。预计后期国内玉米价格还将保持小幅上扬的态势,这是因为:
(一) 预期国内玉米种植面积下降,对后期玉米价格上涨将形成有利支持。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02年我国玉米产量为1.24亿吨,与2001年相比增幅虽然较大,但仍未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由于2002年我国玉米价格的长期低迷,使丰产之年农民并未增收,而大豆价格在过去的一年中表现强势,农民种植大豆收益较好,这将激发农民种植大豆的热情。另外,国家实行大豆振兴计划将提高东北大豆的播种面积,这将导致玉米播种面积减少。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今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将有明显下降,预计全国玉米平均种植面积将下降2%-3%。其中:山东全省、河南部分地区面积将下降7%-8%、黑龙江下降3.5%、吉林下降2.4%、辽宁和内蒙下降2%;但华南、西南将上升3%-4%。目前国内玉米尚未播种,如果上述预测成为现实,将为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奠定基础。
(二)由于我国玉米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在供应数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库存量逐步下降。2003年我国玉米出口快速增长,连续几年的玉米出口,在相当的程度上减轻了玉米供给压力。
(三)东北玉米正在成为市场供应的主角。运输“瓶劲”问题不仅影响着东北地区大豆的销售,也同样制约着东北的玉米南运,这种状况在2002年第四季度表现的较为明显,铁路运力制约玉米南下的问题有望在今后得到缓解。正常年景每年在华北、黄淮地区新产玉米上市后国内多数地区均前往华北、黄淮一带购粮,这一地区自销和外运玉米数量较多,地产玉米可供数量能维持到第二年的3-4月份,北方玉米外运能力大幅减弱;由于东北地区新产玉米收购从11月中下旬才会开始,在11月到次年3-4月间,东北玉米的外运数量会受到集中收购的影响而保持在较低水平;此时,南方玉米相对低廉的收购价格及距离南方主销区间较短的运距使北方玉米处于劣势。预计今年东北地区这种季节性的消费高峰将如期到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方销区企业库存水平将会大幅消耗,而此时中原地区企业也会因本地供给的减少向外寻购货源,东北玉米将成为国内玉米需求的重要供应货源,东北玉米南下入关的数量将会大大增加,届时,国内玉米价格将会再遇上涨契机。
(四)种种迹象表明,2003年我国玉米出口将维持强劲的态势。美国玉米价格因减产而大幅上涨,为我国玉米出口创造了良机。美国玉米运抵亚洲的费用比中国玉米每吨要高出10美元左右,我国玉米出口在价格和地域上占有优势。巴西由于国内玉米产量减少,供给水平降低,其从中国进口玉米的意愿也逐渐增强。事实上,自2002年11月份以来,巴西政府有关部门就一直在就从中国进口玉米问题进行讨论,并且有消息称吉粮集团已经与巴西方面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接洽,而近日巴西驻中国使馆的一位官员就此问题的表态也再次证实了这一意向。我国玉米打入巴西市场,为国内玉米出口开拓了一个新的销售领域。据统计,2002年度中国共出口玉米1167万吨,而2001年时我国玉米出口量为600万吨。2003年我国玉米出口预计仍将保持强劲的态势,出口数量在1000万吨左右,玉米的大量出口将有利于缓解国内玉米库存积压,推动玉米价格回升。
(五) 国际市场玉米价格高位运行,今年玉米进口难有突破。由于在2002/03年度中,国际玉米供求关系继续保持偏紧态势,国际玉米价格将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月末进口玉米到岸报价为130美元/吨左右,经计算进口玉米的港口平均完税成本在1300-1320元/吨左右[完税价=130×1.01(关税)×1.13(增值税)×8.28(汇率)+100(港杂、商检、信用证)=1327]。而近期我国广东地区玉米港口平均价格仅在1150元/吨左右,远低于进口玉米价格。
通过以上因素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2003年上半年国内玉米市场运行环境较为良好,这为后期玉米价格的向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国内玉米市场发展形势普遍看好,已被大多数市场人士所认同。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吉林分中心 任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