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春天,浙江温州瑞安东山渔港码头,彩旗飘扬、锣鼓震天。一艘被喻为我国“渔业航母”的渔船———“华盛渔加1号”在这里启航。这不是一艘普通的渔船,它是我国第一艘海上水产干制品加工船,也是目前亚太地区最大的海上“流动”加工渔船。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打造这样一艘“庞然大物”的竟是温州瑞安的一家民营企业———瑞安市华盛水产品加工厂。
工厂办到大海上瑞安是“中国水产品特色加工之乡”,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也有悠久的捕捞历史。上世纪90年代,华盛是由陈善平和几个渔家子弟洗脚上岸办小型冷冻厂起家的。
随着工厂的日益壮大,问题也逐渐显露。由于工厂办在陆地上,等鱼上网、上岸,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不但鱼的鲜度不能保证,而且稍有耽误就可能造成“渔民丰网不丰收”。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陈善平开始着手“向大海靠近”的计划。几年后,一座现代化工厂在一个海岛上落成。
从陆地到海岛,华盛完成了第一步跨越。然而,“距离”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时,陈善平又有了更为大胆的构想:能不能把加工厂办到海上,鱼捕到哪里,工厂就移动到哪里。
2005年,华盛投资5000多万元打造了一艘海上移动加工渔船———“华盛渔加1号”,最先把工厂办到了大海上。“华盛渔加1号”船长65米,宽14 米,高15米,船舱5层,总吨位为2500吨,航速8海里,续航能力达480小时。它与传统的轮船或渔船最大的不同,就是船内配备了三条包括自动清洗机、冷却机、蒸煮机、干燥机等成套设备在内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水产干制品加工流水线,可以对捕获物进行即时加工,保证海产品的鲜度和安全性。
“航母”捕起小虾米对华盛这艘“航母”来说,大鱼、大虾这些传统的经济鱼类并不是“捕食”的目标,丁香鱼、毛虾这些上层浮游生物,才是“航母”喜爱的美味。
一方面,这些生物往往个体非常小,而且极其容易腐烂。如丁香鱼被当地渔民称作“离水烂”,渔民很难处理。过去渔船要是捕获了这些小鱼小虾,或者直接废弃,或者作为鱼粉饲料的原料,不但看不到经济效益,也造成了渔业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这些浮游生物,都是一年生的,生产周期非常短,遍布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蕴藏量非常大。
华盛把胃口对准这些传统的低值的大量水产品,对其进行海上即时加工,既保持了鲜度,抬高了价格,也减轻了对主要经济鱼类过度捕捞的压力,可以做到合理养护渔业资源,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渔业协会会长齐景发高度评价“华盛渔加1号”,他说,海上即时加工,保持了海产品的鲜度,对提高加工品质和安全性以及增加渔民收入具有重大作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具体行动,对瑞安乃至全国的渔业发展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领航舰队节约成本每次出海,“华盛渔加1号”都会带领47对渔船,他们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在广阔的大海上作业。那些尾随华盛的渔船,一旦捕到小鱼小虾,就可当即卖给华盛即时加工,这就节省了往返运送的环节,延长了海上捕捞的时间,也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
据测算,以150匹马力渔船为例,每天省去6个小时海途往返,可以节省能耗约800元,每天增加产量1吨多,以6元/千克的保护价收购,可增收6000元。这样47对渔船在丁香鱼捕捞季节(约2个月),共可增收节支3000多万元。
与此同时,“华盛渔加1号”及尾随的47对渔船,直接创造了600多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数千人就业。在沿海3个月的伏季休渔期里,这些捕捞上层鱼的围网、灯光渔船还可以出海作业,从而解决了部分渔民在休渔期的生产、生计问题。
华盛这艘“航母”,不但带领渔民致富,也在真诚地服务渔民。船上备有的300吨冷藏、500吨油库和500吨清水以及汽艇、救生、消防、通信设备和娱乐设施,使华盛成为其他渔船的“加油站”、“加水站”、“救护站”和“休闲站”。而这些由华盛带领的渔船,反过来也在为华盛护航,守护着华盛越行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