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香港:国际农产品消费及走向世界的大市场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5-16  
     香港是一个典型的工商业社会,农业比重极低(占GDP不到5%),同时,香港也是农产品消费集中的国际性都市和重要集散地。长期以来,一方面内地输港农产品在香港农产品市场所占份额巨大;另一方面香港也几乎流通着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种特色农产品,其花色品种众多,替代性大,彼此竞争亦十分激烈。

    今年4月底,在深圳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特色农业论坛”上,长期研究香港农产品问题的香港国际农业技术促进会会长方原先生在演讲中,对香港农产品消费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内地农产品出口提出了建议。记者认为,此演讲很有其独到之处,值得人们对这一有可能被人忽视的内容,重新予以关注和思考。

    农产品消费大市场

    果菜香港每天需进口鲜果1700吨,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占香港市场的33%,新西兰占26.7%,内地占21.5%。香港的蔬菜进口则主要依靠内地(65%),海外进口占35%。

    从历史上看,内地水果在香港市场具有天然优势,但由于品种改良的落后,内地水果输港遇到来了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激烈挑战,有的市场收缩还十分厉害。例如上个世纪50年代,广东水果在香港市场几乎占绝对优势,每年输港水果约15万吨。到了1995年,广东输港水果不升反降到10万吨,市场占有率仅为25%。东莞的荔枝全国闻名,售价也不错,但遇到泰国早熟荔枝及台湾产品的竞争,到了春节期间,南半球的澳大利亚荔枝也来凑热闹,而香港人偏偏又有春节喜吃红色水果的民风,故外边来的荔枝节日里市道很好,广东省的荔枝由于没有加强早、中、迟熟期的搭配,故失去了销售佳期。

    大米香港人以大米为主食。上个世纪50年代,大米几乎全部由广东省供应;60年代,内地供米量逐步下跌;到了70年代,市场份额跌至60%;80年代,进一步下降到45%;1999年仅剩约7%;现在只占到区区3%。

    1985年以前,泰国米在香港的销量不及内地米,但仅仅10年后,泰国米已经占到60%。泰国商业部部长曾亲率大米推销团赴港推销其泰国米;随后不久,来自澳大利亚的大米又以其“甘香软滑”的独有口味,稳占了香港接近18%的大米市场,日本大米、美国米、越南米等也见缝插针挤进香港市场。

    肉类内地销港肉品,主要由五丰行(生畜为主)和广南集团(家禽为主)独家代理。上世纪50年代,港澳活鸡市场多由广东供应;60年代,香港靠自养供给;到了70年代后期,广东恢复活鸡出口。美国1998年输港冻肉占香港市场的18.5%,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越南、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香港均有肉类、水产品销售,美国的冻鸡脚在香港市场不少,还经香港转口内地销售。

    农产品在港销售须讲究包装

    在分析内地输港农产品份额下降的原因时,方原指出有些产品就是输在了不懂得如何“包装”。相比较其他国家的农产品,我们在商品分等分级、加工洗选、内外包装、价格策略、渠道选择、上市时机把握、宣传广告、促销手段运用等营销方式上还比较粗放,而外国农产品则显得手段多样,促销游刃有余,颇能够吸引人。

    以农产品宣传推广为例,外国的农产品在港宣传方式堪称多种多样。有的由产品的出口商或经销商自己负责,如“新奇士”橙、荷兰牛奶等,在香港不断地播送他们花大价钱精心制作的电视广告;有的国家政府亲自出马推销本国的优质农产品,如韩国打出了“优质韩国农水产品”的醒目标语,以其水产优势带头,借势带动其他农产品;有的明知其农产品无法和中国产品竞争,也力争市场不放手;还有许多出口商为占领市场,给经销商提供优惠价,如买十二送一等;有些出口商还特别给经销商提供津贴以作宣传之用。

    在讲到农产品的营销问题时,方原还特别强调,其实内地有不少农产品,本身是在无污染环境下产出的,生产中施用的是有机肥,作物基因没有因此改变并且鲜甜可口。这样的农产品现在已成为国际市场上最受欢迎、最抢手的货,价格也因此会高出许多。但我国有这些优势的农产品,在香港普遍宣传不够,这是十分可惜的事情。

    内地农产品可借助香港走向世界

    方原先生一再强调,香港既是国际农产品消费的一个巨大市场,同时也成为国际上综合了解广大内地农产品生产能力及生产水平的一个“窗口”。香港近些年来在承担内地产品走向世界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愈来愈多内地商贸团体赴香港考察访问,但这当中以农业考察团成行的却显得凤毛麟角。其实,香港是国际农产品的一个重要集销地,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好的农产品、最精美的包装、最完善的加工技术、最先进的运输方式和最激烈的销售竞争,是搞农业的人士值得一看、值得研究的地方。

    方原先生充分肯定了近些年来内地取消了部分农产品供港配额制度,认为这有利于香港农产品市场的稳定,也有利于内地省市间公平竞争。他所提出的把香港作为了解和观察国际农产品市场“前哨站”的看法,对于我国在谋求建立现代化大农业生产体系,开拓与国际市场对接方面,确实具有启迪意义。

    方原根据他长期研究香港农产品市场的经验总结,提出了中国内地农产品在谋求对外出口时,应重点关注的国家和地区。

    英国是世界的主要农产品进口国之一,除马铃薯、鸡蛋和家禽、牛肉外,其他农产品均需进口。英国人曾经长期管治香港,对中国的农产品如新疆的哈密瓜、广东的荔枝,以及海南的水果等很有兴趣,目前中英两国关系良好,农产品贸易会有所增长,应抓住商机。

    日本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缺乏且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农业和其他产业的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我国内地和日本地理相邻,有地利优势。日本目前每年都从台湾进口数量不少的猪肉。中国大陆的蒜头、草席等看上去不起眼的土副产品,在日本也一直很受欢迎,其经济效益难以估量。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又是最大农产品消费国。美国人对中国的荔枝情有独钟,千方百计想进行技术转移但老种不好。广东果树研究所曾提出为了打破贸易保护主义,考虑在墨西哥购买土地种植荔枝以占领西半球市场。这个想法应该是很有创意的,假以时日,中国出产或由中国技术专家在境外栽培成功的荔枝,有望可以抗衡美国的橙。

    加拿大对蔬果的需求很大但不能自给,六成需进口。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农产品的一大集中产区,但他们对中国的农产品仍然存有需求。目前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正在起步中,希望内地企业能够争取吸收到港澳台的资金和合作伙伴。

    方原先生还特别提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水平较低,正好适合国内那些种植面积和产量巨大但又卖不出价钱的大宗水果出口,如广东博罗的柑子只卖到人民币8角钱一斤,品质既甜又大但内销困难,可以指导、帮助柑农疏通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