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理说,多年形成的优势产业带,不应该在一夜之间垮掉。即便我国加入WTO已经三年,水产品的大进大出已经形成,但是虾类产品毕竟还不是出口导向型的产品,虾类产品中的80%为国内销售,美国的反倾销仅仅是一个导火索。那么,南美白对虾的账,应该算在谁的头上?表面上主要问题是产品严重的供大于求。
首先,农产品的优势产业带是我国农业应该采取的一种发展模式。但是,一旦优势产业发生问题,那就是大问题,往往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为了劣势产业。但从深层次上分析,南美白对虾产品本身不能与其它虾类比,这是因为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周期过短,致使虾体过小,同时南美白对虾的质量也不如其它虾类,这应该是南美白对虾生产过剩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优势产业的规划或确立,必须要首先选定优势产品,如果产品本身并不具备优势,或者仅仅是虚拟的优势、表面的优势,那么,即使它形成了产业,早晚也要垮掉。
其次,任何农产品优势产业的形成,必须要有强大的、符合市场要求的加工业作支撑。加工业的形成,也必须是以市场为导向,而绝不是以我们现有的设备和技术作导向,或以概念为导向。单一的强调优势产业,而不去重视市场的需求,一味依靠鲜活形式的初级产品打市场,这个产业早晚要垮掉。
不仅是南美白对虾,海参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海参市场具备加工业的支撑,但是,它的发展方向是保健品,而不是食品。那么,保健品能够创造出多大的市场,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样的一个不知商品最终去向的虚拟的市场环境中,仍然有人拿大把的钱去投入,而浑然不知这类市场随时存在着崩盘的可能。
再次,任何一个农产品优势产业的形成,必须要有本土文化的内涵,或文化的介入,文化的融合,文化的渊源。顾名思义,南美白对虾产自南美,要知道,并不是任何一个产品都能够融入本土的,南美白对虾就是一个例子。南美白对虾形不成中国化的菜式。虽然斑节对虾也是引进的,但斑节对虾做成的“油焖大虾”,与中国对虾味道、形状区别不大。基围虾虽然也是引进的,但它的味道鲜美,更重要的是,它迎合了时尚、新潮、快速、便捷的消费趋向,它本身就具备了非常现代化的元素。南美白对虾没有形成自己的特点,是南美白虾失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