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世界报》1月16日报道】题:秘鲁大多数居民在合法经济的边缘挣扎
费尔南多27岁,像很多利马的大学生一样,他在空闲时间也开出租车。他一走出校门,就在自己汽车的挡风玻璃上贴上“出租车”字样。劳动所得用来支付学费,他是不需要申报的。
在秘鲁北部,有个叫贝托的人,也是一名司机。为了赚几个钱,每天他要在居住的城市和3个半小时车程以外的另一个地方跑个来回。他30岁时就失业了,为了养活妻子和两个孩子,他干起了出租车的活儿。
利马的一位经济学教授说:“这些司机没有劳动合同,也没有社会保险,他不给乘客收据,也不申报收入,因而也不用交税。流动商贩、车夫、印刷工、理发员,还有木工,秘鲁60%以上的劳动者都是在非正式经济部门工作的。国际劳工组织说,这在拉美是比例最高的。
这种经济处于合法经济的边缘,其劳动生产率很低,也不适合市场的传统规则,它是以家庭为单位运作的。分析家说,尽管很难给非正式经济下定义,也很难统计其数量的多少,但这部分经济在秘鲁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是40%—60%。
在利马市中心的商业中心有2000多家小店铺,其中一位店老板说:“所有的事情既不是白的,也不是黑的,而是灰色的。”尽管他的买卖是完全合法的,但他坦率地承认,他“没有把一切都向国家申报”。
正规经济不能满足秘鲁人的需求。每年有近35万人要进入劳动力市场。在这些新的劳动者当中,有年轻人,他们刚刚进入社会,还有妇女,她们也在寻找工作机会。
大量的农村人口拥入城市,他们也想过上好生活,也想找到工作。有800万人口的利马劳动力市场已经完全饱和。
秘鲁的就业状况越来越不稳定。这里的经济是稳定的,没有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率是4.7%,但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机会。秘鲁最大的问题是就业不足。
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使人民的贫困加剧。2000年,秘鲁的贫困人口比1990年多了300万,而在同一时间里,居民人口只增加了400万。2004年7月,54.4%的秘鲁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天的生活费只有不足2美元。
【法国《世界报》1月15日报道】题:致埃尔南多•德索托的几个问题
《世界报》记者问:埃尔南多•德索托先生,你是最早将非正式经济归纳为理论的人士之一。你是如何给它下定义的呢?
埃尔南多•德索托答:这意味着不存在任何使一种经济运作的法律背景,如产权或分工,因此也没有通向贷款和资金构成的出路。地下经济所在的大多数地方并非缺少产权证书或法律文件,而是所有者无法得到这些证书。
问:秘鲁经济日益“非正式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在经过从1989年至1999年的阿兰•加西亚和藤森执政下的经济正式化时代之后,国家在巴伦廷•帕尼亚瓜领导下重新变得“非正式化”了。由于“正式的秘鲁”不断缩减,税收负担日益沉重。因此,各大企业力争通过在机器方面进行投资和减少劳动力,来使其资本增多。此外,每年要通过2.8万条标准,相当于每个工作日通过106条。这些持续的改革有碍稳定,并且成本巨大。所有这一切促使人们走向非正式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