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巢湖”渔业资源日渐匮乏 敲响环保生态警钟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8-26  
     8月1日,禁湖半年后巢湖再一起热闹起来,1000多只捕鱼船纷纷驶进巢湖开始了捕鱼生活。然而渔民的高兴只持续了两三天,就再也高兴不起来,渔民们普遍发现:今年巢湖的鱼儿变少了。

    8月15日早晨,当阳光刚刚爬出地平线,将巢湖映得波光粼粼的时候,巢湖裕溪河船闸附近的码头就开始喧嚣起来。鱼船的马达声、渔人的叫喊声以及岸边守侯多时的鱼贩子的吆喝声和在一起,巢湖因此又进入了新的一天。

    渔民王成峰是最后一个回到码头的,当他将鱼船刚刚泊好,鱼贩们立即蜂拥而上。王成峰今天的心情有些糟糕,一夜的忙碌,仅仅网到1500斤毛鱼,而银鱼仅仅只有几十斤。这些天来他几乎每天都是这样。王成峰已经有七八年打鱼的经历,这是他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他之所以迟一点回来,是想多网一些鱼,可是结果仍然令他伤心。

    巢湖是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域辽阔,沿湖山峦耸立,湖中孤岛突兀,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该湖中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周边有近万渔民以渔为生。"遥看巢湖金浪里,爱她姑姥发如油",大诗人郭沫若曾在此挥毫留下如此动人诗句。

    从8月1日开始,到9月20日,巢湖进入了一年一度的毛鱼和银鱼专项捕捞的季节。之前巢湖从2月1日开始封湖。今年,巢湖解禁刚刚开始,上万渔民经过半年的苦苦等待后,纷纷涌向湖里,期盼着有一个黄金的收获季节。渔民已经经过了半年的等待,他们无不盼望着一个收获季节的到来。

    码头边,不断散发出阵阵鱼腥味和太阳暴晒后鱼腐烂的臭味。鱼贩与渔家不断地“争吵”讨价还价。刚满13岁的渔家孩子汪凌仪光着上身在船上跳来跳去,脸上充满着笑意,他无法知道大人们此刻的烦恼。他家昨夜的收获了2100斤毛鱼,似乎比王成峰家要好一些。但这与他的父亲王广清的希望相去甚远。

    40出头的王广清已经有十多年打鱼的经历,常年的日晒风吹使他显得有一些苍老。毛鱼开捕已经快半个月了,但王广清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每天收获的毛鱼都在2000斤左右,而每天的开支却将近一千元。他说,近两年特别是今年毛鱼和银鱼的产量急剧下降。 王广清说他对巢湖已经逐渐失去信心,他现在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王凌仪的身上,希望儿子读好书,今后不再当像他这样的渔民。

    巢湖的鱼儿在慢慢变少的现状,只要在巢湖边打过几年鱼的渔民都知道。渔民王广清说,往年毛鱼和银鱼收获的季节,每次出湖少则3000斤,多则4000多斤。至于银鱼在巢湖的一些水域已经近乎绝迹。有关专家调查发现,巢湖对外称有90多种鱼类,而实际上只有50多种,其他很多种类基本都已经从巢湖消失。

    是什么原因导致巢湖渔业资源变得匮乏起来?连巢湖渔民都知道。

    据悉,巢湖的污染主要来自合肥、巢湖居民的生活污水,巢湖沿湖一带的排污企业非法排污,以及沿湖一带农田化肥、农药对湖水的侵害。据相关数据显示,巢湖每年都要接纳工业废水1.4亿吨以上,而生活污水则无法统计。我省近日公布的2003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污染严重,全湖平均水质属中度富营养状态。巢湖湖区水质比2003年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其中西半湖已呈重度富营养状态。其中9条最主要环湖河流,十五里河、南淝河、派河和双桥河等4条河流水质为劣五类,裕溪河水质由三类下降为四类。导致大量的鱼儿没有合适的生存环境。

    污染使得巢湖水氮磷含量严重超标效,从而导致巢湖水质富营养化和蓝藻问题,同样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对巢湖渔业资源的最大威胁之一。巢湖上世纪末和2003年,蓝藻大暴发现象频频发生,就是一个说明。就在今年7月,巢湖东半湖烔炀至巢湖闸段蓝藻暴发,尤其是龟山一带,蓝藻遍及湖心,最厚的地方深度达1米以上,有浪无波,几乎形成"冻湖"。这是多年来罕见的现象。蓝藻究竟有何危害,据有关专家说,蓝藻含有很丰富的蛋白质,但由于外包胶质膜,鱼吃了不能消化,蓝藻死亡以后,大量的蛋白质分解产生有毒的羟胺和硫化氢,鱼吃了会中毒死亡。而湖水中每1升水含50万个蓝藻群体时,就可以使鱼类死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巢湖捕鱼管理的缺位也是巢湖鱼儿减少的原因之一。渔民王成峰告诉记者,巢湖自2月1日封湖后,一些渔民与渔政部门打起游击,趁夜出湖偷捕。同时每年6月20日解禁的对巢湖虾类专项捕捞,也会对巢湖的银鱼和毛鱼繁殖产生影响,据悉一些渔民往往每天捕获的虾子还不如毛鱼和银鱼收入多,而这时正是毛鱼和银鱼的繁殖季节。

    虽然巢湖的现状一年比一年严重,但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巢湖鱼儿不能减少,更不能灭绝,必须下功夫进行治理。

    巢湖的污染危害着巢湖鱼类的生存,不仅使得巢湖近万渔民担心,巢湖的渔业部门也为此头痛。有水产专家证明,5公斤蓝藻可转化成0.5公斤鱼肉,也就是说在1亩水面中放养10来条白鲢即可改善水质。在1999年、2000年巢湖的渔业部门分两次分别向巢湖投放2.5万公斤和5万公斤鲢鱼苗,开始了生物治理污染的工程;近几年针对巢湖的蓝藻问题,巢湖渔业局每年都要向巢湖投放四五万公斤的鲢鱼,用于减轻巢湖蓝藻的危害。2004年,渔业局则下大力气投放了17万公斤的鱼苗。但是,上述生物治污手段并没有收到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巢湖在治污方面也研究了很多方案。如对入湖口的5个自来水厂的取水口进行全面清淤;引长江水入湖,使湖水变活。但是这些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要想恢复巢湖的整个生态环境,这些措施是远远不够的,治理巢湖的根本出路在彻底治理污染,加强对巢湖周边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的监控,并且唤醒全社会的巢湖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巢湖的水质何时能好起来,巢湖的渔业资源何时能丰富起来,巢湖近万渔民一直在期待着。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