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码头"抢人"
据了解,为了雇到工人,该县好多渔家都派人在车站码头守候,外地打工者一下车,几家雇主一拥而上,争着"抢人",你争我夺,那场面真让人啼笑皆非。沃角村渔民许长钦说,原来长期在他家帮工捕鱼的2名外省籍青年本来已经讲好,一俟伏季休渔结束,马上回来,准备开渔之前的装冰、加油、再次检修渔船用具等事项。可是,临近开渔,一天几个电话催,就是不见回音。8月初才获知他们已经到汕头做其他事情,不想到东山来了。不得已,许长钦好说歹说,劝他们看在老主顾的份上赶紧过来,并花费好几百块钱让他们包专车从汕头赶到东山。在东山县捕鱼务工的外省籍民工很多,据统计,仅宫前、沃角就有近两千人,如果按每月每人工资800元计,单单这两个渔村每月就要支付外地民工工钱160万元。
"咸水钱"真的难赚?
许多外地帮工为何不再来东山岛捕鱼?来自辽宁的小刘说,这"咸水钱"真的有些难赚。像他这样的壮劳力,在这边捕鱼也有3年了,可以说是个熟练工,可是每个月的工资却只有800来块。捕鱼这活儿,可是风里来雨里去的粗重体力活,不但工作强度大,而且时间也长,出海起码也在三四天,夜里根本就不能睡觉。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赚不到几个钱。因此,很多帮工就想改行,到其他地方找工厂干干。但是,该县的渔家雇主们却另有说法。宫前村的船老大陈阿东说,所雇用的帮工,不是一来就能够上船作业,必须经过渔政、渔监等相关部门的岗前培训,才能持证上岗。除此之外,每年的伏季休渔期间,还要参加相关的防灾救灾培训以及其他一些作业事项的培训等,这些都要船主掏钱,在一名帮工身上一年起码得付出近一千块。还有,这些外省帮工,刚来时几乎全部是"旱鸭子",有的晕船晕得根本就不能站,也不能吃,更不要说上船捕鱼了。可是不管怎样,雇主都视他为兄弟,为他们安排好生活,让他们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一样。
宫前村村委会主任沈亚转说,据他了解,那些外地雇工,刚来时每个月八九百元,成为熟练工后,工资马上涨到一千元,最高的可达1400元,这在东山已经比吃"皇粮"的干部好过了,也比那些在工厂的打工者强。
一名山东籍的船工说,在东山捕鱼,其实工资并不低,他每个月就1200元。捕鱼这活儿,比在煤矿挖煤、建筑工地打工轻松,赚钱也不少。他来东山不到两年,妻子、孩子也过来了,还在这里开了一家小店。看来,东山渔家的"工荒"问题,另有其故。
外地"抢工"露端倪
在沃角村务工的四川籍青年小庄说,今年伏季开渔,东山遭遇"工荒"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外地抢工。现在山东沿海地区一些渔家,改变原来的雇佣形式,采用股份合作,即受雇的人每天出海捕鱼都有股份。一趟出海的毛收入扣掉船主的成本,剩余的就按股份大小分配,有时出一趟海,雇工能分到比他月工资高出好几倍的钱。此外,也有的按照日工资150元来计算工钱。由于山东沿海地区作业船只较大,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再加上工资高,许多外省民工趋之若鹜。可是,一位在东山捕鱼好几年的贵州籍男青年却有不同看法,他说,看起来股份制所赚的钱是多些,但这仅是雇主抛出的一个诱人的"红绣球",作为一个外地务工者,会有多少股份?再说,没出海的时候,你就没有工资,生活就得自理。并且还要随时伺候着船主,必须是随叫随到,不然炒"鱿鱼"等着你。沃角村党支部书记沈永金说,外地来本县捕鱼的务工人员,其心态就是想提高自己的工资待遇,不乏利用各种传言和借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据了解,宫前、沃角等几个渔村,为了不耽误开渔汛期,不得不提高渔船工的工资,目前普通雇工的工资已经涨到一千元左右,熟练工最高的达1500元左右。雇工工资上涨无疑给本地渔民加重了负担。近年来,柴油、冻冰、渔网等也在涨价,现在一次出海,生产成本最低也得近万元,许多渔民为此感到吃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