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湖北省一季度水产形势分析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2004年一季度,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水产专业会议精神,早规划,早部署,紧紧围绕水产板块建设这一主线,积极调整养殖和产品结构,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水产加工业,水产生产形势良好: 全省放养面积达到998.5万亩,比去年增加15万亩;名特优放养面积585.53万亩,比去年增172万亩;投放苗种49.85万吨,比去年增2.35万吨;优势水产品的养殖面积和投放比例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均达到68%;水产品总量达到48.5万吨,比去年增2.2万吨。主要工作及特点如下:

  一、抓“三改一建”,促进春投春放。去冬今春,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全省“三改一建”主要以改为主,面积累计完成92.52万亩,占全年规划的87.67%,比去年同期增加12.52万亩。各地还加快了春投春放的力度,备足了渔药、饲料,增加了种青的面积。全省一季度鱼种投放完成92.35%,种青面积完成105.5万亩,占全年的68.61%;饲料、鱼药、化肥投入分别达15.6万吨、1.26万吨、3.66万吨,占全年的7.8%、15.2%、7.4%。为全年水产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抓板块建设,推动优势产品示范区建设。水产板块建设是提升渔业效益的有效途径,去年全省建设鄂州、仙桃两大水产板块,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年,新增了洪湖、监利、潜江水产加工园区等11个省级板块,大力发展优势水产品生产基地。鄂州、仙桃板块,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仙桃板块,今春完成了电排河黄金水道的疏挖工程共20.9公里,水网建设疏挖土方200万方,路网建设投入水利工500万个,林网建设21公里。鄂州市重点抓好东沟5万亩鱼珠混养板块和杜山5万亩名优水产板块,两大板块按“鱼舍标准化、道路网络化、供排机电化、鱼池规范化、养殖高效化、产品无害化”的要求抓紧建设。

  三、抓结构调整,发展名特水产养殖。今年各地围绕市场需求抓结构调整,把重点放在调整内部养殖结构,大力发展名特水产养殖上。名特养殖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名特优全年放养面积658.07万亩,现已完成全年放养面积的88.97%,其中龟鳖已放养面积28266亩,完成80.89%;河蟹已放养面积221.6万亩,完成97.55%;鳜鱼已放养88.33万亩,完成85.31%,黄颡(套养)面积113.14万亩,完成82.58%;黄鳝面积12.67万亩,完成投放72.95%;鲶类面积36.32万亩,完成86.3%;其它面积197.36万亩,完成93.22%。

  四、抓科技服务,提升无公害化养殖水平。今年以来,全省水产部门采取了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培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全省围绕春耕生产活动,举办了各级各类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达600期,送科技下乡活动350次,组织专家500人次,培训人员10万人次,发放图书15000册,光盘200张,宣传资料15万份,有力地促进了渔业生产。省水产办与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在3月2日-3日,在新洲举办了绿色水产品生产技术培训班,共培训人员90人,发放资料近100份;3月11日省水产推广中心举办了全省水产病害防治员培训班,培训人员100名,发放资料200份;3月19日-21日,省水产办织专家,赴监利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培训人员近千人,发放了《渔民必读》等科普资料1000份,广受渔民欢迎。

  五、抓招商引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季度全省各地利用渔业资源优势,多途径、多形式地狠抓招商引资,引进各类资金,发展水产业,共引入资金18.0235亿元,完成全年规划的35.94%。其中通过招商,引入资金2.415亿元,占全年计划的36.51%;通过自筹,投入资金13.56亿元,占全年计划的36.79;银行贷款2.0485亿元,占全年的30.75%。各地还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备足渔业生产资料(渔药、渔饲料、渔肥),确保春投春放目标的实现。

  六.抓生产加工,提高转化增值水平。全省上下现已形成了一股抓水产加工、促水产加工的热潮。各地按照水产品优势产业带分布,以特色化养殖生产、区域化集中加工的原则布局。武汉地区已着手建设湖北省水产品综合加工示范区;江汉平原地区潜江、仙桃、洪湖、监利、石首等水产主产区建设以克氏螯虾加工出口基地、名优水产品深加工基地;鄂州建设以武昌鱼为主的综合开发加工基地;黄冈地区建设以速食水产制品、青虾、珍珠、贝类加工基地;孝感地区建设以云梦鱼面为主的水产深加工基地;宜昌地区建设以鲟鱼、鱼回 鱼、罗非鱼为主的深加工出口基地。省级水产加工园区板块建设以潜江水产加工园区为重点,形成了熊口华山加工园、浩口水产加工园、后湖水产加工园等。

  七、抓资源保护,落实禁渔工作和养殖证制度。今年的禁渔工作,是在去年湖北省禁渔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农业部在成都和合肥市召开的禁渔工作动员会会议精神,重新制定了全省禁渔期工作实施方案,调整了省禁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并于1月30日、3月24日分两次在宜昌、武汉召开禁渔工作动员会,会上与各市州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沿江各地高度重视,为保障禁渔制度的顺利实施,普遍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禁渔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利用电台、电视台等各种媒介和宣传窗口,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工作。为维护禁渔期社会稳定,各地采取纳入低保、困难生活补助、实物补助、安排务工等方式方法,妥善安置渔民生产生活。全省上下形成了以政府领导,渔业部门主导,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纵向管到底,横向管到边的禁渔工作格局。为规范养殖和捕捞行为,一季度,省水产办还制定了《湖北省换发新版<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华鲟等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紧急通知》。 全省水产生产形势虽然开局良好,但也存在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国家投入水产业资金少,渔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二是技术推广趋于弱化。部分乡镇水产站经费无着落,不能正常开展工作。 三是无公害化产地认定工作有待加强。由于有的认识不高,质量安全意识差,没有积极申报。 四是水产品加工仍然滞后。目前全省的水产品加工能力仅为10万吨,今年规划加工水产品为9.44万吨。水产龙头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加工能力有限,辐射力不强。。 五是鱼种供应有缺口。今年由于市场鱼价上升,各地投放鱼种进度快,鱼种价格普遍较高,且供不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