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能布局已超千万头
新希望公告称,公司决定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投资新建年出栏200万头商品猪聚落项目。其中包括曾祖代猪场规模0.3万头,祖代猪场规模1.2万头,父母代猪场规模7.2万头,保育育肥场72万头,项目投资总额32.05亿元。
据悉,上述项目投资主体为新希望全资子公司西藏新好全资持股的通辽市新好农牧。项目筹备与建设工期共计19个月,自2018年3月开始筹备,2019年10月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满负荷生产后,年可提供合格育肥猪200万头以上,同时能够带动饲料增量60万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新希望于2016年发布了生猪养殖规划,公司拟从原来的“饲料中心”转向“养殖中心”。按照规划,新希望拟在3~5年实现1000万头猪的出栏布局。
上述规划披露后,新希望迅速付诸于实际。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公司已经完成了年出栏1000万头的投资布局。公司生猪销售规模也得到同步提升。2016年度,新希望生猪销量超过100万头。2017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生猪111.39万头,同比增长121.20%;实现营业收入16.22亿元,同比增长109.13%;实现毛利4.14亿元,同比增长24.39%。生猪销量的增长推动畜禽养殖业务在新希望营收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根据东北证券估算,新希望2017年的生猪出栏量有望达到240万头,2018~2019年分别达到400万头和750万头,出栏量将会持续高增长。
董秘:为全产业链服务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猪价在2015年、2016年涨势喜人,也推动了资本对行业的大举投资。随着新建的产能陆续转化成明显的新增供应,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猪价开始进入调整期。
目前来看,行业巨头仍有对产能提升的诉求。行业龙头温氏股份此前披露的股权激励计划便将解锁条件与公司商品猪销量挂钩。根据业绩考核要求,公司2018年~2020年的商品猪销量比2017年需增长分别不低于12%、30%和55%。2017年,温氏股份的商品猪销量高达1904.17万头。
在上述背景之下,新希望为何仍然选择继续加码?
对此,新希望董秘向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主要是为实现规模化养殖,目前全国每年合计出栏大概7亿头生猪,其中最大的企业出栏量也只有1000多万头,占比是很小的。通过这种规模化养殖,可以提高养殖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同时,规模化养殖对食品安全也是一种保证。对于公司本身而言,这种模式可以带动包括饲料业务等全产业链的发展。且公司目前的生猪屠宰能力很强,但生猪产量不足,提高产能布局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东北证券曾指出,新希望当前的生猪产业链两头大、中间小。公司生猪屠宰能力则超过800万头,2016年实际屠宰量仅180万头;养殖业务与公司饲料及屠宰业务在产能和区域分布上的不匹配,制约了公司生猪产业链各业务的有效协同和利润释放。
企业大规模上马产能对猪价是否会有负面影响?向川表示,规模化养殖的整体数量占比依然很低,对猪价不会有负面影响。其表示,猪价的短期调整是很正常的,预计猪价2018年保持在14元~15元/公斤是没问题的。公司通过规模化养殖,可以将养殖成本保持在12元/公斤以内,每头猪可以实现100元~200元左右的盈利。